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零价铁(Fe^0)的除砷效果,试验考察了Fe^0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DO浓度、温度、腐殖质、竞争性阴离子(SO4^2-,NO^3-,SiO2^3-,H2PO3^-,HCO3^-)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0(80目)投加量为2g/L,接触时间180min,pH值为6.5,DO值6.5m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mg/L的含砷水样,Fe^0对As(Ⅴ)的去除率高达96.5%,而对As(Ⅲ)的去除率只有75.8%。降低水样pH值或提高DO可显著提高Fe^0的除砷效率,温度对Fe^0除砷影响不大,水体中的腐殖质、磷酸盐、硅酸盐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而导致Fe^0除砷效率下降。采用Fe^0颗粒去除饮用水中的砷高效、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对于DO值较低的地下含As水,可通过充氧提高Fe^0除As效率。当水体中腐殖质、磷酸盐或硅酸盐浓度较高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2.
43.
就地利用菜地改建小型湿地系统可能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菜园土与吸附基质的组合直接关系水体污染物中氮磷的净化效果. 选取沸石、谷壳、活性炭、陶粒和菜园土作为试验基质,使用BET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EDX)对其进行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分别筛选出对氮磷吸附效果较好的沸石和陶粒,设置菜园土∶陶粒∶沸石质量占比基质组合:F1(10∶0∶0)、F2(6∶2∶2)、F3(8∶1∶1)、F4(8∶2∶0)、F5(8∶0∶2)、F6(6∶1∶3)和F7(6∶3∶1). 在低、中、高3种氮磷浓度下,通过吸附动力学试验筛选出去除效果最好的基质组合. 结果表明:①5种单一基质中,活性炭、陶粒的比表面积(35.72、33.23 m2/g)和微孔体积(2.20×10?1、8.25×10?2 cm2/g)均较大;沸石和陶粒表面呈粗糙多孔结构. ②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5种单一基质对氮磷的吸附,各基质对氮的饱和吸附量表现为沸石(2.00 mg/g)>陶粒(1.47 mg/g)>菜园土(1.17 mg/g)>活性炭(0.99 mg/g)>谷壳(0.21 mg/g),对磷的饱和吸附量表现为陶粒(1.28 mg/g)>活性炭(1.25 mg/g)>沸石(1.16 mg/g)>谷壳(0.80 mg/g)>菜园土(0.50 mg/g). ③7种基质组合对氮磷吸附具有相似的动力学特征,Elovich模型、双常数速率模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基质组合对不同污染负荷条件下氮磷的吸附规律. ④7种基质组合对氮磷的吸附速率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最终于12~48 h趋于稳定. 研究显示,F2、F4和F7基质组合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均较好,但考虑菜地改造的简易性和可操作性,F4为最佳基质组合,其在3种不同氮磷浓度下对氮、磷的吸附量分别为0.36~0.68和0.10~0.39 mg/g.   相似文献   
44.
李辉  庞博  朱法华  孙雪丽  徐静馨  王圣 《环境科学》2022,43(11):5294-5304
选取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累积占比达80%的前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率角度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从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国土面积能耗角度,结合产业结构和分部门能源消费构成,对其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国在社会经济运行与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费模式,提出能源消费自然碳汇承载负荷比概念,指出我国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消费模式转型面临的优势与挑战.结果表明,我国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发电用能占比、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耗比分别达到15.90%、53.48%、37.51%和26.54%,均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中处于前列,已经架构起良好的能源集约化和清洁化利用结构基础;非工农业能源消费占比尤其是仅为14.09%的交通能源占比在主要能源消费国中最低,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模式;基于产业结构优化潜在的总体能源生产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相对较短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期对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规模提出了巨大挑战,碳排放约束下的国际形势对我国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降碳目标也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45.
正1月20日,东莞市政府发布"一号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美丽东莞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的若干意见》,计划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东莞’"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美丽东莞,努力打造优美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东莞,这个经济、工业大市,"一号文"出人意料关注生态环保,目标直指美丽东莞。  相似文献   
46.
5月28日,湖北省鄂州市总工会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中心(简称“维权中心”)正式开始工作。维权中心旨在宣传贯彻《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保障职工权益的政策,认真做好政策法律咨询、指导劳动争议的调查处理、仲裁诉讼、以及法律援助等项工作,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权中心”的职责是:拟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行法律服务的工作方案;针对维权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职工的投诉、举报,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解决措施的建议;指导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和预防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解决好劳动关系纠纷;及时向职工及基层工会提供有关政…  相似文献   
47.
在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要采三个以上平行样,但未对平行样的精密度作出相应的要求,讨论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综合误差,从理论上推出较适合我国目前使用的监测平行样允许偏差范围值,并通过实际监测数据对其合理性给予了论证。  相似文献   
48.
吴向培  熊海虹 《青海环境》1999,9(3):116-118
全国铝电解工艺中采用侧插自焙阳极电解槽,其总产能约占70 % 。该槽型的有害烟气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已直接危及电解铝厂的生存。文章阐述了国内目前使用的传统净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烟气污染问题的有效办法,认为自焙改预焙是我国铝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选择荷电干法净化回收技术是现阶段铝电解烟气污染治理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9.
花江峡谷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趋势严重,但真正做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岩溶石漠化生态重建模式的实践工作却做得很少。且对于这些实践活动还缺乏理论的总结和思考。花江峡谷顶坛片区,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和干热资源优势在石漠化土地上种植花椒、砂仁等喜热耐旱的经济作物,在恢复和治理生态的前提下成功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形成以花椒规模种植为核心心的特色产业,利用雨水、坡面水、岩溶裂隙水,实行参与式社区管理,使环境、经济与社区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顶坛”模式是充分利用岩溶环境资源优势,高山地保护于特色农业开发之中的一个成功例子。它启示我们,岩溶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必须重新认识岩溶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对过去侧重于水土保持的传统治理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0.
致癌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对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是1973—1979年研究工作的简要总结.采用野外调查、盆钵试验、放射性示踪同位素、荧光分光光度计、人工模拟控制大气污染实验与电镜扫描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在石油污水灌溉条件下,环境中致癌物苯并(a)芘(B(a)P)对水稻可食部分的影响.其结果是:①土壤表层(0—15cm)B(a)P含量在<10—500ppb范围内,污水与清水灌区栽培水稻精白米中B(a)P的含量无显著差异;②水稻各部分的B(a)P来自大气污染、水——土壤污染以及水稻本身生物合成.B(a)P在水稻体内的分配次序为:根系≥茎叶>皮壳≥籽实,水稻精白米中B(a)P含量约0.18ppb;③在自然条件下,水稻的外来B(a)P污染源主要是大气飘尘,而水——土壤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