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6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两相复配高效除磷材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和钢渣合成了两相复配高效除磷材料(EPRC),对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了除磷特性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溶解性磷为5mg/L,两相复配EPRC投加量为32mg/L时,均能在30h后将磷降低至1mg/L以下.初始pH=7比初始pH=4或10时的除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2.
具有较大流速的河流,水体中的细颗粒泥沙和悬浮颗粒浓度的减少是由于重力沉降所致。文中提出了絮凝过程的一种物理模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53.
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试验,详细研究了两种潜流型人工湿地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人工湿地的净化特性,分析了人工湿地作为新型水处理工艺在废水尤其是电厂废水处理中应用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草浆废水灌溉对海涂湿地土壤及芦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现场调查、盆栽试验和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用草浆废水灌溉海涂芦苇湿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芦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后土壤中的有机质、N和P含量有所增加,土壤盐份含量明显下降,同时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均大幅度增加。一定质量浓度的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芦苇的生长有促进用、对土壤的性质有改良作用,但废水质量浓度过高则对土壤的理化性有不利影响。本文推荐造纸废水灌溉海涂芦苇湿地的适宜质量浓度为10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55.
三相生物流化床去除有机物的混合与传递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含酚废水为对象,详细分析了三相生物流化床去除有机物的混合与传递过程特性.结果表明,小直径生物粒子的流态化接触为微生物提供了巨大的栖覆表面并拥有较高的生物浓度,气泡搅拌,大气泡的尾迹提升,促进了生物流化床的混合,减小了传质阻力,提高了生物反应速率.生物载体上污染物的自析效应是流化床上部污染物浓度局部回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基质对于人工湿地净化磷素潜能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晏再生  王世和 《生态环境》2007,16(2):661-666
综述了不同基质对于人工湿地净化磷素的潜能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基质对磷素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以及基质在人工湿地运行中对磷素净化能力,探讨了影响基质对磷素吸附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并对今后在人工湿地基质类型的选择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两种人工湿地长期运行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洋  王世和  黄娟  鄢璐  王峰 《生态环境》2006,15(6):1156-1159
通过对栽种有芦苇和美人蕉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两年多的试验研究,分析人工湿地去除效果随运行时间变化的规律,探讨不同季节和温度对COD、TN和TP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COD、TN和TP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65%和55%以上;从两年多的运行情况来看,COD和TN的去除效果变化不大,TP去除率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58.
染料废水对水环境和水景观的影响不容忽略,急需寻求一种价格低廉、处理效能高的脱色技术.研究采用多格室水解反应器培养具有高脱色功能的缺氧污泥颗粒,并就缺氧污泥颗粒的形成条件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机理、模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9.
混凝法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有机氯农药废水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无机混凝剂PAC及其与有机高分子混凝剂PAM (J 3450 ,J 1 1 50 )复合使用的混凝处理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混凝反应各种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 ,水质 1、2的COD去除率分别为 38%、40 .6 % ;色度去除率分别为 98% ,2 0 %。混凝处理后 2种水质的B/C值也得到了提高。在各影响因子与COD去除率的关系曲线基础上 ,分析了废水中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0.
采用缺氧/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A/O-MBR)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出水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95%和80%以上,各项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当水力停留时间在6~18 h、曝气强度(气水比)在20∶1~60∶1之间变化时,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强度对MBR运行效果的影响不甚显著;温度对COD去除的影响不大,但温度对NH3-N、TN有显著的影响,温度由9.5℃升至30℃时,NH3-N、TN去除率分别由6.2%、7.9%提高到99.0%、8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