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环糊精能够与多种有机污染物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对去除水中种类复杂的染料分子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刚性交联剂交联制备出了环糊精多孔聚合物(P-CDP),借助FT-IR、XPS、SEM和BET等技术对P-CDP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实验研究P-CDP对染料的吸附过程,并通过竞争实验探究P-CDP对水中染料分子...  相似文献   
192.
为比较APAM和HCA对给水厂污泥调理的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测定了污泥调理前后的毛细吸水时间(CST)、污泥比阻(SRF)、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含量(DOC)、Zeta电位和絮体粒径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三维荧光谱图、液相-有机碳联用(LC-OCD)、热重差热法(TG-DTA)以及傅立叶红外(FTIR)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PAM和HCA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05和0.10 g·L-1,与之对应的CST分别从71.0 s降到25.8 s和37.6 s,SRF从9.72×1012 m·kg-1降到4.18×1012 m·kg-1和5.70×1012 m·kg-1,APAM的调理效果占优.HCA仅可释放毛细水,而APAM可释放污泥的毛细水和表面吸附水.APAM通过氢键的吸附架桥形成大块絮体以改善污泥脱水性能,Zeta电位的升高和有机物的变化显示出电中和及去水化作用是HCA的主要调理机制.本研究结果可为给水厂污泥脱水有机药剂的选择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3.
聚合氯化铁在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铝(PAC)为参照比较研究了聚合氯化铁(PFC)在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PFC投药量少(Fe:Al=3:5),其水头滤程可达63h,周期产水率可达1504m3/m2,而PAC的水头滤程为53h,周期产水率为1266 m3/m2;PFC表现出利于延长运行周期,提高产水率等优势.通过截污机理研究表明,PFC具有形成絮体快,与滤料作用迅速,脱水性能好等特点,与PAC相比PFC更适用于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  相似文献   
194.
典型南方水强化混凝有机物分级处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强化常规工艺,对有效去除水体有机物,降低DBP前驱物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烧杯试验和现场试验(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对强化混凝和使用PAM作助凝剂进行了对比;着重利用吸附树脂DAX-8的选择性吸附作用,测定了原水、沉后水的有机物分离分级组成状况.发现强化混凝和助凝强化对亲水性致UV254物质有较好地处理效果,去除率可达90%以上;现场条件下强化混凝对疏水碱性物和疏水酸性物有较好的处理能力,相应去除率分别为66%和35%;助凝强化对亲水性有机物效果较好,相应去除率为45%左右;但二者总体去除TOC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5.
工业聚合铝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工业聚合铝 (PACl)的形态分析方法 ,即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重点研究了 2类Ferron比色液的稳定性及其对工业PACl形态分析的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196.
概述了水处理絮体性状(包括絮体粒度、分形维数及表观强度)在线图像检测系统的开发,结合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实验考查了该实时图像检测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利用该图像检测系统获取的数据符合一般混凝实验的结果,且对混凝慢速搅拌时间、原水浊度及混凝剂投加量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该图像检测系统可在水处理混凝过程的自动控制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7.
A2/O污水处理工艺化学强化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某污水处理厂采用A2/O生物除磷工艺,其除磷效果远没有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磷酸盐(P计)≤1.0 mg/L的要求。通过投加混凝剂的化学沉淀法强化对磷的去除,明显提高了该工艺的除磷效果,可以使其出水总磷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加药点位置选择在初沉池出水口。此外,曝气池中各反应单元的溶解氧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并且确定了内回流比为200%,外回流比的调控范围为40%~60%。研究表明,新型聚合铝铁对总磷的去除率远大于三氯化铁,当投药量为55 mg/L时,二沉池出水总磷稳定在0.8 mg/L左右。  相似文献   
198.
消毒剂和溶解氧对管网铁释放影响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调入受水区城市后,可能引起管网铁腐蚀产物释放的问题,从北方某受水区城市的实际管网中挖取了原通地下水的3个地点的铸铁管道,在丹江口搭建了中试模拟系统,开展水源切换以及消毒剂和溶解氧对管网铁释放影响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管道管垢较薄且稳定性较差,在水源切换初期有"黄水"现象发生;增加进水硫酸根浓度,管网系统出水总铁浓度和浊度均有所增加;在0.3~3.6 mg/L的范围内改变进水自由氯浓度对实验系统铁释放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但进水氯胺浓度从1.3 mg/L增加到2.0 mg/L时,YS系统的铁释放有所升高;进水溶解氧浓度从8 mg/L增加到15 mg/L时,实验系统的铁释放都有明显的降低,但再增加到20 mg/L时,铁释放反而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99.
水污染在线监测-预警-溯源体系在水环境污染事件的溯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指纹图谱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是污染物解析中重要的一环。文章通过水质在线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大数据分析与AI相结合的污染溯源体系的完善以完成对污染物进行分析和溯源。对上述体系的构建以及该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对现有技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0.
亚氯酸盐控制滤池亚硝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滤池亚硝化现象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常规滤池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积累现象及其诸多影响因素.在提出通常解决方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采用亚氯酸盐控制滤池亚硝化现象的工艺.结果表明,亚氯酸盐对亚硝化细菌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投加0.2 mg/L的亚氯酸盐即可以较好地抑制滤池亚硝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