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用三聚氰胺生产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制备三聚氰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聚氰胺生产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在自生压力下可以由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酸解制备三聚氰酸 ;添加酸式硫酸盐在低硫酸浓度下水解几乎能达到高硫酸浓度下水解的效果 ;固体废弃物酸解时 ,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和NaHSO4用量增加都会提高三聚氰酸的收率 ;酸解过程中 ,反应温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 ,而反应时间、硫酸氢钠的用量对收率影响不显著 ;在 160℃、NaHSO4用量为 10 0g时反应 4h ,三聚氰酸的收率可达 67%  相似文献   
132.
影响亚硝化过程和硝化过程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数学模型模拟了1L初始氨氮浓度60 mg·L-1且无其它氮源的污水完全混合批式硝化过程,并分别计算了溶解氧、温度、微生物群落对硝化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DO浓度降低时各物质转化速度也降低,DO=0.5 mg·L-1和氨氧化细菌占优势时NO2--N的转化率可高于50%,因而低浓度溶解氧有利于NO2--N积累;不同温度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代谢速度不同,温度升高对氨氧化细菌的促进作用更大,亚硝酸盐氮浓度最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高于30℃有利于NO2--N的积累;此外硝化动力学方程对底物最大比氧化速率的灵敏度要高于亲和常数的灵敏度,但二者均低于微生物构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溶解氧和温度对硝化过程的影响也均不如微生物构成显著,因此要确保亚硝化过程的实现,必须保持系统中氨氧化细菌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煤的原岩,风化岩,原生土壤的硒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分析,及对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和石煤中硒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岩石和石煤中的硒在地层环境下有较大的活动性,不同类型岩石中硒淋失率和硒的淋失量不同,富硒而淋失率低但淋失量高的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和早志留世大贵坪组的炭质板岩和石煤的分布区土壤(主要为当地岩石的风化残积物)的含硒量可达10mg/kg,甚至更高,是大巴山的富硒带和硒中毒带,含硒低而且淋失率高的志留系砂岩和粉砂岩以及寒武系统砾屑灰岩分布区是大巴山区的低硒带。  相似文献   
134.
大型船舶分段件金属表面喷砂处理时可产生大量落地砂和扬尘,严重破坏了厂房内工况环境,直接影响厂房的正常使用,即时、快速、连续清除地面落地砂,并进行分类处理,净化厂房空间,降低厂房空间场尘浓度,是实现喷砂厂房高效、连续、洁净、文明生产的关键.大连新船重工集团根据船舶建造不断发展的需要,2002年投巨资新建了2间大型分段件喷砂厂房,在新建的喷砂厂房内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砂尘处理新工艺之一,使喷砂产生的落地砂和扬尘得到即时、有效处理,新建喷砂厂房通过3年多的实际使用证明:喷砂厂房砂尘处理新工艺,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效果明显,新工艺为我国各超大型企业厂房内砂尘,烟尘及其他高浓度污染物的清除,环境治理,空气净化,提供了很好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5.
芦苇潜流人工湿地氮转移规律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量试验资料为基础,对潜流型人工湿地的脱氮途径及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脱氮机理的探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潜流型人工湿地中,氨氮最大挥发量低于进水总氮的0.5%;湿地经过长期运行,基质吸附表现为惰性,仅为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提供中介和场所;植物直接吸收量约占进水总氮的11%;微生物降解量约占进水总氮的50%,其中附着于基质表面的微生物降解量约为31%,附着于植物根系的微生物降解量约为19%.可见,微生物在潜流型人工湿地脱氮中起主导作用,植物的存在则进一步强化了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6.
为提高煤层小断层附近瓦斯突出防治的针对性,以古汉山矿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与工作面开采方向0°夹角、45°夹角、90°夹角小断层附近采动应力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沿地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开采时,小断层附近构造应力逐渐得到释放,与工作面0°夹角断层和与工作面45°夹角断层附近的采动应力场分布均匀,工作面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小,而与工作面90°夹角断层因断层应力阻隔效应,工作面的采动应力分布呈现差异,瓦斯突出危险部位沿断层走向分布;当沿工作面垂直最大主应力方向开采时,断层附近的构造应力叠加与断层应力阻隔效应一起导致采动应力逐渐增大,工作面采动应力分布呈现显著差异,在小断层附近存在瓦斯突出危险部位。煤矿现场瓦斯突出防治应在加强小断层探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应力场方向、开采条件、断层走向,对断层附近瓦斯突出危险部位做出预测,从而提高小断层附近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7.
为了研究高浓度磷对厌氧氨氧化效能和污泥特性的影响,采用UASB反应器进行连续试验,考察不同磷浓度时的Anammox脱氮效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对颗粒污泥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磷浓度达到600 mg/L时开始抑制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700 mg/L对Anammox脱氮效能造成91.86%的抑制,降低磷浓度培养10 d后完全恢复;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增加,反应器对磷的截留率减小;高浓度磷导致反应器底部颗粒污泥表面形成白色固体,为由C、O、P和Ca构成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等难溶化合物,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固体中O、P、C和Ca原子数量分别占41.89%、21.78%、14.41%和10.82%。  相似文献   
138.
本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河网地区小城镇水质最优规划.研究选择震泽镇作为典型,对现有水质规划方法加以推广,得到了河网水质模型建模的改进方法,提出求解以此模型为基础的河网水质线性问题的分解—协调算法.通过对典型镇环境现状的系统分析结果,提出了小城镇控制水污染的规划技术要点,以及水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测定较高浓度亚硝酸盐存在时水中的溶解氧 ,提出了氨基磺酸修正碘量法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清洁水和废水 ,与标准碘量法相比 ,氨基碘酸修正碘量法在亚硝酸盐浓度约为 10mg L、4 0mg L、70mg L情况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1% ,相对误差均小于 2 % ,表明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满足实验室测定DO的要求。本方法测定DO时对亚硝酸盐氮适用的上限为 70mg L。  相似文献   
140.
NO2—橙黄IV—BrO3催化反应新体系的示波极谱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稀硫酸介质及加热下,痕量NO2对BrO3氧化橙黄IV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在0.10mol/LNAOH介质中,橙黄IV于-0.50V处产生一灵敏的示波极谱波,据此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0.027ng/mL和0.08~20ng/mLNO2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