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废物处理   6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流速对河道系统截留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有效阻控太湖湖西地区小流域河流中的氮、磷进入太湖,对比了不同流速下河道对河流上覆水和间隙水中NH4+-N,NO3--N,NO2--N和可溶磷的截留情况,同时通过实验室模拟河道探讨了不同流速下氮、磷截留的机理. 结果表明,河道系统本身不太稳定,在有外界条件(如其他河流的汇入)作用下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流速对河道中NH4+-N,NO3--N,NO2--N和可溶磷的截留有较大影响,在保证初始条件和外部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快速流(流速为1.00 cm/min)对氮、磷的截留量最小,中速流(流速为0.35 cm/min)次之,慢速流(流速为0.17 cm/min)对氮、磷的截留量最大. 在整个过程中流速对氮的截留基本上是先增加再略有下降,而对磷的截留是先增加再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超声降解的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 ,并对超声降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回转窑热解气化炉处理生活垃圾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目前固定床热解气化法在常温下进行存在燃气热值和气化效率较低、燃料适用范围小和预处理复杂等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了不同预热空气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小型回转窑式热解气化炉处理村镇生活垃圾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空气温度升高有利于垃圾热解气化产气,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温度超过600 ℃时垃圾的气化产气明显下降;当过量空气系数为0.4时,垃圾的热解气化效率达到最大值,并且焦油产量最小.垃圾原样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4、空气预热温度为500 ℃下对底渣、飞灰进行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飞灰中的铅含量远高于GB 18598—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相关标准限值,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二英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其含量均低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研究显示,该回转窑式热解气化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的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为0.4,最佳空气预热温度为500 ℃,在此最佳工况条件下焦油产量小,飞灰及焦渣中重金属含量小,ρ(二英)低于0.10 ng/m3.   相似文献   
34.
在前置库中构建固定化微生物-水生生物强化系统处理太湖入湖河道污水,以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在驯化期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30 mg/kg,驯化期后每月投加1次(20 mg/kg),强化微生物的活性.监测期间(5-11月)库水进水ρ(TN)为0.54~1.59 mg/L,ρ(TP)为0.079~0.172 mg/L,ρ(CODMn)为5.41~13.40mg/L,前置库水力停留时间约为9 d,TN,TP和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0%,42.2%和50.8%.固定化微生物区域微生物数量高于水生植物根际区1~2个数量级,反硝化菌数量达到109,水生植物根区微生物数量也高于示范区自然水体2~3个数量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水生生物强化系统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效果明显,但其在前置库中的长效运行,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5.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灰色系统GM(1,1)和GM(1,2)模型,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根据过去几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的统计数据,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的的情况下,采用GM(1,1)模型,预测2010年我国危险废物将达到2432万t;在考虑到工业生产总值影响因子的情况下,采用GM(1,2)模型,预测2010年我国危险废物将达到2686万t。预测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将增加很快,可供环境管理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36.
在氧化锌法脱除烟气SO2工艺中,脱硫产物亚硫酸锌的氧化是实现锌、硫资源回收的关键环节。在pH为4~5,25℃等条件下,考察了锌、铁、镉离子对亚硫酸锌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铁离子对亚硫酸锌氧化过程有较强的催化作用,锌离子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而低浓度的镉离子几乎不影响氧化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锌、铁离子的独自催化氧化速率对各自的浓度均为0.5级响应,但在混合状态下,锌离子对铁离子的催化过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7.
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阻控降雨条件下农田土壤流失氮、磷通过沟渠进入水体,通过对降雨时农田排水沟渠系统中总氮、总磷的测定和分析,研究降雨径流下沟渠系统水体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农田排水沟渠系统本身不太稳定,在外界条件(降雨)的作用下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农田排水沟渠系统又具有抗冲击可修复能力,可以使氮、磷的各项转化作用恢复.该特征使得总氮、总磷在沿程迁移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总氮浓度沿程呈3次多项式曲线变化,总磷浓度整体呈指数递减变化;同时各断面的总氮、总磷自身转化也有其降解规律,总氮和总磷浓度随时间均呈3次多项式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