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为揭示洪泽湖入湖河流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了洪泽湖自西北向西南7条入湖河流65个表层沉积物中不同磷(P)形态,并探讨了磷形态空间赋存特征的影响因素及环境意义.研究表明:沉积物总磷(TP)含量为488.90mg/kg~960.22mg/kg,无机磷(Pi)为主要形态,相对含量为65.81%~76.16%.西部入湖流域沉积物有机磷(Po)以非活性有机磷(NLOP)为主,汴河最高,相对含量约占Po的50.41%,生物有效态无机磷(BAP)相对含量最高,占Pi的66.84%,污染程度最高;西南和西北入湖流域Po则以中活性有机磷(MLOP)为主,Pi以钙结合态无机磷(HCl-Pi)为主.西北入湖流域由于受当地地质背景的影响,HCl-Pi所占Pi相对含量最高(43.02%),从而减缓了磷的移动能力,污染程度最低.随着沉积物污染程度的增加,生物有效态Po含量增加,但所占Po相对含量降低;HCl-Pi含量增加,所占Pi相对含量降低,这一现象和我国其它典型地区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分布类似.西部和西南入湖流域主要受水土流失、有机面源污染及藻类生长的影响,有机质环境较高,水交换能力弱,可被有机质降解的Po组分高于可被矿化的Po组分,大部分难降解Po组分易沉积,导致西部和西南入湖流域较高的BAP和NLOP含量,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沉积物OM是各形态磷之间相互转化的关键因素,和沉积物内源磷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密切相关.洪泽湖入湖流域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差异性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输入而导致内源磷负荷加剧.洪泽湖西部和西南入湖流域应重点控制农田水土流失及养殖业面源污染,建设滨岸修复带,遵循少量多次增施有机肥原则,减少农用地水土流失.健全农村养殖业废水废渣处理;划定科学养殖区;提倡铜围网箱,增加水体交换率.而对于洪泽湖西北入湖流域则应重点防止过度城镇化带来的水土流失及对生态功能保护区过高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242.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企业要利用加入WTO的契机“走出去”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将直接面对各种贸易壁垒。而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壁垒。本文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渊源,并以绿色贸易壁垒在消耗氧层物质(ODS)进出口上的表现,以及刚刚实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公约》为例,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指出推行环境标志制度是化绿色贸易壁垒为通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43.
侯琳萌  清华  吉庆华 《环境化学》2022,(6):1843-1855
芬顿氧化法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通过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在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针对芬顿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均相芬顿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铁基、锰基、铜基、钴基等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的构造特点、催化机理和作用机制,探讨了过氧化氢和过硫酸盐的催化活化路径与方式,总结了非均相类芬顿催化体系实现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与途径,以期为高效类芬顿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4.
家庭室内PM2.5中POPs污染状况及其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家庭室内PM_(2.5)中POPs的污染状况及其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对上海市29个哮喘患儿童及31个健康儿童的家庭室内PM_(2.5)进行采样.采用GC-MS测定了样本中13种PBDEs、17种PAHs及27种PCBs的质量浓度,用GC-μECD测定了9种OCPs的质量浓度,并用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家庭室内PM_(2.5)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的结果表明,所有样本∑PBDEs的浓度平均值为32.2 pg·m~(-3),其中,BDE-209占比最大(61.7%);∑PAHs浓度平均值为52.3 ng·m~(-3),7种致癌多环芳烃占比51.8%;∑OCPs浓度平均值为1016.4 pg·m~(-3),HCHs占比最大(43.7%),其次为DDTs,占比29.1%;∑PCBs浓度平均值为72.7 pg·m~(-3),以PCB-82、PCB-99、PCB-8及PCB-49为主.分析污染状况与哮喘的关系发现,病例组样本的∑PBDEs浓度和∑PAHs浓度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样本的∑OCPs浓度和∑PCBs浓度低于对照组,仅∑OCPs浓度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家庭室内PM_(2.5)中POPs污染普遍存在,且哮喘儿童患者家庭室内PM_(2.5)中部分PBDEs、PAHs、OCPs浓度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45.
“引黄入呼”取水口动态性水环境容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呼和浩特段沿线水体持续污染为"引黄入呼"取水口带来的水环境质量问题,采用MIKE三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型,进行了"引黄入呼"取水口水环境容量动态性研究,这对取水口水安全与上游排污能力协调、稳定推进呼和浩特市饮用水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按照90%供水保证率进行计算,黄河呼和浩特段"引黄入呼"取水口处可以满足"引黄入呼"取水需求,流量剩余量在结冰枯水期可达5250%,丰水期可达42500%;黄河呼和浩特段"引黄入呼"取水口处DO、NH_4~+-N、NO_3~-、BOD、TP、FC、COD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中的相关限值,整体水体状况良好,都具有一定的容量,NH_4~+-N、NO_3~-、BOD、TP、FC剩余容量较大,COD容量较小但DO容量较大,经分析,目前没有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等不良趋势发生,短时间内容量较为稳定;DO、NO_3~-、FC、TP水环境容量通年较为平稳,分别在1.97 mg·L~(-1)、6.25 mg·L~(-1)、9327个·g-1、0.12 mg·L~(-1)附近波动;NH_4~+-N、BOD、COD最小水环境容量分别出现在4月(0.27 mg·L~(-1))、9月(0.70 mg·L~(-1))、6月(0.20 mg·L~(-1)),最大水环境容量均出现在7月,分别为0.72、2.80、7.57 mg·L~(-1).  相似文献   
246.
目前GIS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缺乏系统回顾。通过对CNKI的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外文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借助Note Express3. 2和Cite Space V软件对选取的688篇论文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研究发现:GIS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旅游信息化、旅游空间结构、旅游规划与开发、生态旅游评价、旅游预警、旅游交通、旅游制图、旅游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8个方面,体现了旅游信息检索、旅游空间分析、旅游辅助决策、旅游信息输出、旅游应急处理等5大功能。但现阶段的成果存在采用的研究方法欠科学、重点研究领域有待加强、研究对象相对局限、重复性研究多等问题,因此今后应加强GIS技术与多种方法的集成与融合,更好地服务于旅游研究。  相似文献   
247.
上海市崇明岛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了上海市崇明岛陈海、北沿公路两侧土壤和灰尘样品270余个,测定了样品的Pb、Cd、Cu、 Zn和Cr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陈海和北沿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Pb、Cd、Cu、 Zn和Cr的平均含量达到277、0279、258、918和776 mg/kg,土壤Cd污染较严重。采集的路面灰尘样品Pb、Cd、Cu、 Zn和Cr的平均含量达到512、049、489、209和970 mg/kg,超过土壤背景值2~4倍,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二次污染源。公路防护林体系较差的北沿公路路侧土壤纵向剖面(垂直于公路走向)重金属含量随距路肩距离增加呈指数下降,土壤重金属重污染区在距路肩15 m范围内。防护林体系较完善的陈海公路距路肩15 m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小,土壤重金属重污染区出现在距路肩20~50 m范围内。  相似文献   
248.
在小直径泥水盾构隧道中,机电液设备数量众多且布置密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极易使有限的隧道空间内环境温度迅速升高.为改善小直径盾构隧道内通风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小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内盾构施工区域通风流场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测试数据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引入通风制冷系统对原压入式通风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并研究了优化后通风系统的温度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原压入式通风方案下后配套拖车设备侧存在高温流动死区,不利于设备的通风散热;当通风风管出口风速达20 m/s以上时,可将盾构施工区域空气流速提高至0.2 m/s以上,能有效减少隧道内流动死区体积,但由于风管出口风温较高,局部高温区域仍然存在;采用通风制冷系统后,风管内通风气流得到冷却,隧道内空气环境温度能够降低至25℃以下,局部高温区域明显减少,可达到较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249.
为探讨通航企业不安全事件信息自主上报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差异显著性分析,对我国通航企业170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性质、规模和成立年限显著影响企业事件信息报告行为意向。其中,国有企业行为意向显著高于民营企业,500人以上较大规模企业行为意向显著高于500人以下较小规模企业,成立3 a以上企业的行为意向显著高于成立3 a以下的企业。此外,通航企业不安全事件自主上报的行为意向直接影响因素包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成本及认知,间接影响因素是感知成本与感知收益、示范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  相似文献   
250.
孙晓萌  王洁  王佩  周洁琼 《安全》2021,42(5):44-51
为系统了解地铁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现状并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借助CiteSpace(5.7.R2)软件,以2006-20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5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发文量、国家和机构、作者、关键词和关键词聚类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国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及波兰,主要研究机构为华中科技大学、马里兰大学及北京交通大学;Ding LY和Zhang LM在该领域较有影响力,作者之间的合作以小范围团队合作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倾向于利用模型建立和仿真模拟的方法预测可能造成的事故,进行风险识别、分析以及评估等;人为因素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