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31.
对影响生活垃圾焚烧烟气酸露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推荐了3种实用的酸露点计算方法,并采用实例验证了3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2.
通过分析镀铬、农药、纺织等行业对PFCs的应用及排放情况,总结了各类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分布,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半导体废水、镀铬废水等实际工业废水中PFCs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吸附法、高级氧化法等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废水中的机理及利弊,以期为今后PFCs实际废水处理研究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3.
为识别物资保障协作体系中的关键主体,提高应急组织效率,在考虑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基础上,利用包以德(OODA)循环理论构建应急物资保障协作框架;根据主体在协作环形成以及协作效能发挥中的贡献度,建立关键主体的识别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发展为实证案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协作网络中的3个关键主体为信息主体S3、信息主体S5及执行主体I18,超过70%的协作环结构较为复杂。信息主体的数量最少但平均协作效能最高,执行主体对协作环规模扩大有重要作用,决策主体则在协作效能发挥中优势明显。任务传递过程中3类协作关系的效能分布均衡;而在任务协同过程的3类协作关系中,执行配合的关系数量最多且发挥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234.
环境空气中卤代烃作为挥发性有机物的子类,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为了解典型工业城市环境空气中卤代烃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于2021年夏季和冬季使用5800-GM型挥发性有机物气质联用在线分析仪(GC-MS/FID)对淄博市环境空气卤代烃进行监测. 结果表明:①夏季和冬季卤代烃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9.0×10?9和7.6×10?9,其中,限制卤代烃(《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长期管控且淘汰物种)占比分别为16.2%和19.2%,且限制卤代烃体积分数基本不存在昼夜差异;非限制卤代烃(《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未列入管控的物种)占比分别为83.8%和80.8%,其体积分数呈早晚高、中午低的双峰结构. 夏季和冬季体积分数较高的物种均为二氯甲烷、一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三者占比之和在夏季和冬季分别为68.7%和63.4%. ②环境空气卤代烃的主要来源包括溶剂使用源、氟氯烃储库泄漏源、化学原料药源和工业排放源,其在夏季贡献率分别为40.3%、30.0%、16.0%和13.7%,在冬季贡献率分别为31.3%、30.6%、24.5%和13.7%. ③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甲烷是具有致癌风险的主要卤代烃物种;工业排放源是造成致癌风险的最主要来源,在夏季和冬季贡献率分别为32.7%和46.6%. 研究显示,淄博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体积分数较高的卤代烃为二氯甲烷、一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溶剂使用源和工业排放源分别为卤代烃和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35.
以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应策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层面和维度层面,归纳总结其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并探讨供地相关制度改革。结果表明:(1)该主题研究在整体和维度层面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但是相对而言,对整体层面影响的研究较少,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不同维度影响的研究进展存在显著差异。(2)从影响效果—影响路径—空间影响的逻辑主线来看,地方政府供地策略可以助力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增长,但无益于“质”的提升,其影响路径是限制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和优良演化,并且该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性。(3)未来相关研究,在整体层面需要进一步扩展、深化供地策略的影响研究。在维度层面,协调、共享维度需要丰富研究视角,开放维度应当填补研究空缺。(4)未来供地制度改革方面,不仅要适当提升产业准入门槛并加强后期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土地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而且需要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建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晋升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