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固定化微藻颗粒为原料,通过搭建流化床反应器强化微藻对氨氮(NH4+-N)的去除,设计了藻种、污水上升流速、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四组单一变量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微藻去除NH4+-N的能力.结果表明,当以固定化斜生栅藻为原料、污水上升流速为6.8m/h、光周期为8:16h和光照强度为4800Lux时,NH4+-N去除效果最优(96.7%).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探究了COD为200mg/L时微藻去除NH4+-N的潜力,结果表明,当NH4+-N初始浓度不高于50mg/L时,NH4+-N去除率高于95%.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半连续微藻流化床实验方法,该方法显著减弱了微藻在生物同化过程中对有机碳源的依赖性,为低COD条件下微藻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综合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原因等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从源头控制(包括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控制规模、清洁生产、饲料开发等)、粪污处理技术及模式、制定优惠政策、强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3.
污泥膨胀的原因、类型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凯军 《环境工程》1992,10(6):45-49
根据污水水质与运转条件之间的关系将丝状菌的膨胀问题分为以下5类,即低负荷(低基质浓度),低溶解氧浓废,高H_2S浓废,营养物缺乏(N、P元素)和pH不平衡。根据分类结果提出了不同的膨胀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凯军 《环境保护》2007,(9B):35-37
我国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很迫切,但采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技术恐怕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开发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才是可行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研究利用 UASB反应器考察了 COD和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对COD的竞争情况 .发现在 HRT为 3.8h,SO2 -4 负荷为 6~ 7kg· ( m3· d) - 1 ,SO2 -4 浓度为 1 0 0 0 mg· L- 1 条件下 :1在 COD不足时 ,SRB与 MPB在竞争中占微弱优势 ;对于产甲烷活性比较好的厌氧污泥要经过较长的时间 ,SRB才能确立优势菌种的地位 .2 COD/ SO2 -4 比值决定了 SO2 -4 的去除率 .比值等于 2时 ,SO2 -4 的还原率在 95%以上 ;当比值为 1 .5时 ,SO2 -4 还原率为 75% ;当比值为 1时 ,SO2 -4 的还原率为 60 % .  相似文献   
6.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应用实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存在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普通氧化塘占地面积大,底泥淤结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近年开发了水解—好氧污水处理工艺系列。该工艺具有基建投资少、占地小、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已在我国近10家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中得到运用。本文通过两个应用实例,对该工艺的技术经济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及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修订和处理技术路线,并对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北方某改良型A2/O工艺(设计规模6×104 m3·d-1)为例,基于一年的运行数据,考察碳源储存与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碳源利用效率和能耗情况。结果表明:在7—9月,系统碳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53%~55%,这说明消耗的碳源中超过50%比例用于生物脱氮除磷;反硝化菌较聚磷菌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外加碳源的延伸成本占直接成本的20.5%。因此,污水处理厂应充分考虑进出水水质及环境条件变化对碳源有效利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背景下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及其他常规工艺的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外环境技术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管理指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传媒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及表面负荷对诱导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艺启动初期,白云石以及碱式碳酸铜为诱晶载体时,铜的去除率在90%以上,石英砂对铜的去除率较低,但石英砂经表面改性后对铜的去除效率亦可达90%以上。在运行稳定后,几类诱导载体对铜的去除率皆能稳定在95%,说明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对诱导结晶工艺的影响主要在于反应启动初期,选择与目标结晶产物结构、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诱晶载体有利于诱导结晶过程的进行。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诱晶载体表面负荷对结晶过程影响较大,诱导结晶除铜工艺中载体表面负荷不宜高于0.054gCu/(m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