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城市不透水表面沉积物是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以北京市某道路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城市道路沉积物的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道路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物及有机物(COD)的溶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沉积物中氮含量较高,而粒径较小的沉积物中磷含量较高;虽然TP、PO3-4、TN、NO-3、NH+4、COD的溶出浓度、溶出速率变化特征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是粒径越小氮、磷及COD溶出浓度和溶出速率越大,且最大溶出速率都出现在前5 min。因此,为实现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有效控制,应采用源头控制措施对小粒径道路沉积物和初期雨水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2.
采用土壤柱试验研究了土壤渗滤对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土壤柱对再生水中的DOC、UV254、总氮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土壤表层10 cm厚度对DOC的去除起主要作用;UV254和AOX在土壤表层10 cm厚度降解效果不明显,随着深度增加去除率逐渐升高;液相色谱有机碳探测(LC-OCD)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柱对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去除主要体现在对多糖物质的降解上,其次是有机酸类,对腐殖质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33.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随着对厌氧消化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种高效厌氧反应器的飞速发展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已经成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核心技术之一[1] .UASB是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的Lettinga等人于 7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 ,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实践 .UASB的成功极大的促进了其它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发展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AnaerobicBaffledReactor,简称ABR)正是在UASB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2 ,3] .下面将介绍ABR反应器废水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34.
同时硝化反硝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培养和富集硝化菌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0.5-1mg/L)观察到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的存在。进水氨氮投加浓度为50mg/L和100mg/L的2个试验组,总氮分别有58.4%和62.6%损失,作者还结合试验结果,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
氯酚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微生物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受氯代有机物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分离到对2、4-二氯酚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实验表明,降解1mol二氯酚可以定量释放出2mol的氯离子,在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以聚胺酯泡沫块为固定化载体吸附固定化微生物,进行了连续降解氯酚的实验研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4h,二氯酚的初始浓度为30μmol/L时,二氯酚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利用平板划线法从混合微生物菌群中分离到可以利用二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纯种微生物,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微生物为Rhodococcus属。  相似文献   
36.
采用生物强化技术降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2 ,4 二氯酚 (简称 2 ,4 DCP)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4 氯酚 (简称 4 MCP)存在对 2 ,4 DCP降解的影响 ,并通过半连续流实验研究了 4 MCP长期存在下 ,强化系统中 2 ,4 DCP和 4 MCP降解速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第 1次半连续流实验中 ,4 MCP浓度为 5、10、2 0及 30mg L时 ,都会对强化系统中 2 ,4 DCP的降解速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抑制作用随着 4 MCP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随着半连续流实验次数的增加 ,4 MCP对 2 ,4 DCP降解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共基质时 2 ,4 DCP的降解速率反而比其单基质半连续流运行时快 .4 MCP与 2 ,4 DCP共基质存在时 ,2 ,4 DCP优先被微生物利用 ,此后 4 MCP才被降解 ,表现出两阶段降解的现象 .  相似文献   
37.
用氧吸收速率(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52  
研究了用氧吸收速率(OxygenUptakeRate,简称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方法.利用生物抑制剂丙烯基硫脲(alylthiourea,简称ATU)和氯酸钠(NaClO3)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活性.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的OUR,可以分别计算出污泥的亚硝化活性和硝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反应器中的硝化反应情况相当一致.该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适用于硝化系统中硝化活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u2 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特性,内容包括生物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pH对生物吸附的影响.生物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当Cu2 初始浓度为71.6mg/L时,Cu2 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物理吸附,在10min内达到平衡,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微量脱附现象发生.Cu2 在酵母上的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R2=0.9984),动力学参数k2为7.65×10-3g mg-1min-1,qe为9.15mg/g.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u2 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最大吸附量qmax为10.2mg/g·pH为5.0时Cu2 在酿酒酵母上的吸附量最大.酿酒酵母可用于处理低浓度含Cu2 的废水.  相似文献   
39.
正渗透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技术是一种由渗透压驱动的膜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压力驱动的膜技术相比,具有出水水质高、能耗低、操作压力小、设备简单易操作、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水和废水处理的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FO技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等,使之目前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已有FO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介绍了FO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海水脱盐、市政污水处理、特种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影响FO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FO膜、汲取液、原水性质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并着重阐述了FO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最后,对FO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有机固体废物生物法制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利用有机固体废物生物法制氢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城市有机固体废物、农业有机废物、工业有机废物是生物法制氢的主要原料。暗发酵制氢是利用有机废物厌氧消化的产酸阶段而产氢,pH、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氢气分压、原料性质、微量元素含量、产甲烷微生物抑制剂等均影响氢气产率。光发酵制氢是利用光合厌氧细菌将挥发性有机酸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暗发酵和光发酵制氢时,生物固定化有利于高速连续产氢。在有机废物处理和生物法制氢方面,暗发酵一光发酵、暗发酵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组合工艺是具有前景的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原料的预处理技术、选育高效产氢菌株、发明高效反应器、优化处理工艺和处理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