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91.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PT)能很好地描述个体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为决策模式和风险偏好。分析表明,利用前景理论研究突发水污染事件中的个体行为决策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因此,建立了突发水污染事件个体行为决策框架。以典型的镇江市水源苯酚污染事故为例,运用突发水污染事件个体行为决策框架,描述了突发水污染事件中的个体行为特征,研究了突发水污染事件中的个体主要决策偏差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突发水污染事件中的个体决策偏差下的行为及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个体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92.
膜下滴灌棉田不同土层盐分变化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江  王开勇  刘玉国  侯振安  吕新 《生态环境》2010,19(10):2381-2385
研究选择两种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中度盐渍化EC25:4-7 dS.m-1和轻度盐渍化EC25:1-4 dS.m-1),通过对棉田整个生育期的土壤盐分含量测定,研究棉田不同土层盐分变化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盐分含量土壤,盐分降幅较大的在0-20、40-80 cm土层为膜下滴灌棉田盐分积聚区。整个生育期土壤盐分变化趋势相似,都表现为土壤盐分前期(现蕾期)快速下降后期有所增加;中度盐渍化和轻度盐渍化棉田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的干物质积累和籽棉产量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两种盐分土壤棉花的成活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3.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老企业、老设备、老厂房多。据调查,全省工业企业急待改造的危险厂房有120余万平方米,需要资金约3亿元。形成这么多的危险厂房有许多原因。有些属于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低劣;有些属于政策上不落实;部分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厂房目前还在使用;一些厂房因受地震影响,至今尚未修整;还有的是在维持简单再生产上长期欠帐过多,危房改造不能纳入技术改造规划。企业危险厂房成为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最近两年,沈阳、锦州、辽阳等市都有因厂房倒塌而造成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教训十分深刻。因此,改造危险厂房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  相似文献   
194.
今年5月24日,南岭矿的十字路口旁,上下班的职工再也看不到一位头发花白、脸庞瘦削不堪、两眼充满悲哀神色,直盯盯地眺望着远方,好像是在等人归来的老婆婆,因为她已到九泉之下“见”儿子去了。  相似文献   
195.
近3年太原市夏季降水的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本研究采集了2011~2013年太原市夏季66场降水样品,分析了p H值、电导率和水溶性阴阳离子,探讨了太原市夏季降水的化学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近3年太原市夏季降水p H值范围为4.63~8.02,加权平均值为5.19;2011~2013年酸雨频率分别为37.0%、31.2%和17.4%.太原夏季降水的化学组成以SO2-4、NO-3、Ca2+和NH+4为主,阴离子SO2-4和NO-3加权平均浓度分别占阴离子总浓度的67.2%和22.0%,阳离子Ca2+和NH+4加权平均浓度分别占阳离子总浓度的55.1%和29.0%;降水中SO2-4、NO-3、Ca2+和NH+4浓度水平随年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近3年SO2-4/NO-3的当量浓度比分别为2.97、3.06和3.08,平均值为3.02,说明太原市夏季酸性降雨类型为硫酸和硝酸复合型,且硝酸盐的贡献逐年增强.通过中和因子分析,表明太原市夏季降水中Ca2+和NH+4对酸性中和起主导作用,但Mg2+的作用不可忽略.太原市夏季降水中水溶性化学组分主要与燃煤排放有关;结合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太原市夏季降水主要受山西省内南部低空运行的短距离输送气团的控制;西南和东南气团是太原市夏季降水中水溶性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改善太原市的空气质量,太原南部及本地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6.
FePMo12催化电化学反应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栗  岳琳  郭建博  杨景亮  廉静  罗晓  王开红 《环境科学》2014,35(5):1843-1849
采用IR和XRD等方法对自制磷钼酸铁(FePMo12)杂多酸进行表征,表明杂多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将FePMo12负载于修饰后的4分子筛(4A)上制备FePMo12/APTES-4A催化剂填充于电化学反应器中,考察电化学氧化体系对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PMo12/APTES-4A催化剂对酸性大红3R模拟废水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3%时,在pH为4,槽电压为22 V,曝气量为0.08 m3·h-1,极板间距为3.0 cm反应条件下,90 min后脱色率达到75.3%,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65.4%和46.0%.加入支持电解质Na2SO4和NaCl后,NaCl对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有促进作用,而Na2SO4的加入使得废水的脱色效率降低.采用可见-紫外光谱对反应过程中间产物进行分析,表明染料分子中的共轭体系已基本被破坏.  相似文献   
197.
20世纪70年代异龙湖实施了围湖造田运动,在湖滨带形成大量农田和连片的鱼塘群,鱼塘群垂直堤坝对湖滨带进行了强烈的切割,破坏了湖泊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使湖滨带原有的天然滩地大量消失,浅水区滩地生境条件急剧恶化,水生植被结构的连续性不复存在,鱼类栖息、索饵、产卵地丧失,湖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净能力下降,加上鱼塘排污,严重阻碍了异龙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该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湖滨带退塘还湖区挖塘堆岛基底修复工程技术方法,通过对湖滨带39.33 hm2鱼塘群区域进行塘库系统构建、堆岛、滩地、坡地等地形地貌多样性改造基底修复工程示范,为湖滨带生态系统修复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湖滨湿地示范工程区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入湖河流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化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98.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产品寿命服从参数未知指数分布的情况下,分析定时转换步加试验得到的数据,估算相关的加速因子。方法列出各应力下的寿命分布密度函数形式,通过加速因子建立各分布密度函数之间的联系,以条件概率的方式处理步加试验每一阶段开始时的累积损伤问题,以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得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加速因子的方法,计算获得了产品在所分析应力下加速因子与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很好地处理某应力下无失效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9.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ABS凝聚干燥工段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铁碳微电解系统对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凝聚干燥工段废水进行预处理,重点研究了不同进水pH值对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为了研究铁碳微电解系统分解转化有毒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的电化学作用,分别建立了活性炭对照实验和铁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进水pH值条件下,微电解处理后出水的TOC去除率均在40%~60%之间;微电解能够分解转化废水中的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使废水的BOD5/COD值由0.32提高到0.6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进水pH值为4.0的条件下,微电解处理出水的BOD5/COD值高达0.71,且进水pH值为4.0的条件下微电解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转化效率最高.因此,铁碳微电解系统的最佳进水pH值为4.0.  相似文献   
200.
崇明东滩围垦区芦苇湿地土壤盐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2013年对崇明东滩围垦区芦苇湿地10 cm和30 cm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水分、温度和相关微气象因子进行了为期5 a的原位同步连续监测,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湿地土壤盐分动态。结果如下:(1)在年际动态方面,1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5 a间逐年递减,年均降低8.10%,3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前4 a逐年递减,年均降低6.06%,但2013年较2012年上升了16.34%。各个年份1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均值皆显著低于30 cm土层,且年均值的差异逐年递增。(2)在季节动态方面,各年份内,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多表现为春、夏、秋升高,冬季下降的趋势,也多在秋季和冬季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各年份间,10 cm土层春季和夏季以及30 cm土层春季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3)在日动态方面, 1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波动幅度大于30 cm土层,并且30 cm土层土壤溶液电导率日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时刻较10 cm土层有一定的滞后性。综上所述,研究区在围垦后,耕层土壤每年都能以一定的速率脱盐,但在季节性气候影响下,严重的返盐现象仍可能在秋季发生,因而在秋季可以通过增加人工措施以防止土壤返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