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CO_2通量贡献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通量贡献区模型(FSAM)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CO2通量贡献区(Footprin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35°~225°方向为生长季主风向,而315°~45°方向为非生长季主风向。(2)在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Footprint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位置(Xm)为96.84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41.04~378.20 m、垂直迎风向-79.73~79.73 m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为75.28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3.83~257.07 m、垂直迎风向-82.29~82.29 m范围内。在非生长季主风向,大气稳定状态下的Xm为82.68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36.73~282.49 m、垂直迎风向-120.31~120.31 m范围内;而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Xm为56.49 m,90%的通量信息来源于迎风向25.90~179.90 m、垂直迎风向-76.30~76.30 m范围内。(3)非主风向贡献区分布与主风向有相似的规律。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大气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均要大于大气不稳定状态下的贡献区面积;而在相同的大气稳定状态下,生长季的贡献区面积要大于非生长季。(4)在非生长季,主风向观测的垂直迎风向范围要远大于其他风向,这可能和该条件下的横向风速脉动标准差与摩擦风速的比值(σv/u*)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52.
本刊讯进入2012年3月份以来,武钢矿业乌龙泉矿通过3项措施,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防线。  相似文献   
53.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和传统毒理学方法, 研究了氟吡菌胺对斑马鱼胚胎、成鱼及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氟吡菌胺对3个阶段斑马鱼均具有致死能力,对仔鱼LC50(48h)值为0.204mg/L,成鱼LC50(96h)为0.286mg/L,幼鱼LC50(96h)为1.489mg/L.研究表明,0.0596mg/L以上浓度的氟吡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均有一定程度的致死效应,高浓度处理组胚胎出现心包囊肿、卵黄囊不吸收、黑色素沉积少及鱼体弯曲等症状;氟吡菌胺对斑马鱼成鱼进行14d暴露后,处理组成鱼体重下降,产卵量减少,有效卵量降低; 0.0298mg/L处理组144h子代仔鱼存活率虽然比较高,但存活鱼大部分出现心包囊肿、体弯曲等畸形.上述结果说明,水体中残留的氟吡菌胺对于斑马鱼各生命阶段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54.
液膜法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68年黎念之(N.N.Li)博士发明液膜以来,目前液膜已作为一种分离工艺而引人注目,特别在环境保护方面为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我国近年来对液膜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用液膜法处理含铜废水,仅见诸于国外文献。我们用煤油和中性油作溶剂,用N-510和P204作载体,用H_2SO_4作内相,处理含铜废水,为矿山、冶炼和电镀行业的含铜废水处理和湿法冶金萃取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5.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连续8 a(2008~2015年)长期模拟温度升高,研究滨海芦苇湿地不同土壤深度,及两种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长期增温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增温对土壤表层细菌、真菌的数量影响显著,细菌在第一层的增幅最大,增加率为34.16%,真菌在第三层的增幅最大,增加了64.42%。增温对20~40 cm土层放线菌影响显著,其中在第二层达到最大增加率59.47%;(2)长期增温对芦苇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变化的影响不大,表现为各土层芦苇根际效应增温对照,而白茅根际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有显著差异;(3)不同的植物类型,其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效应对长期增温的响应不一致,表现为芦苇和白茅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效应的增加幅度不同,这可能与植物不同类型,根际分泌物种类、数量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6.
一次超级单体风暴中龙卷的天气过程分析及龙卷强度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8年5月23日发生在哈尔滨中南部的一次超级单体风暴中龙卷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灾害性强风暴是一次龙卷过程;龙卷的出现与高空风场的分布及大气稳定度密不可分;龙卷母云的形状及性质与冰雹云相近,其发生发展与低空急流密切相关;龙卷出现在超级单体风暴的"V"型缺口附近,多普勒速度场上伴有强中气旋.文中还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中气旋的最大流人流出速度计算了中气旋强度,并结合现场勘查及灾情信息,对龙卷强度等级进行了判定.  相似文献   
57.
根据物料平衡原理,推导出了稳态下A/O流程中含氮污染物排放浓度的计算公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工况下氮污染物可能的排放状况。  相似文献   
58.
上海地区行道树花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道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行道树种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涉及城市绿化效果。然而,以往对行道树种类的选择,主要着重于其遮荫功能、对环境的美化及树木的配置等,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考虑不足。在空气传播的花粉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致敏花粉,其中行道树花粉占了一定比例。它是导致季节性呼吸道变态反应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上海地区行道树花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9.
扁刺栲在两种类型林分中的生长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扁刺栲—华木荷林区针阔混交林、次生阔叶林的群落调查以及扁刺栲的树干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扁刺栲在针阔混交林与次生阔叶林中,胸径快速生长期分别在a8~12和a10~14之间,生长高峰值分别出现在a10和a12,最大值分别为1.07cm和0.85cm.(2)扁刺栲在针阔混交林与次生阔叶林中,树高快速生长期分别在a6~10和a10~14之间,生长高峰值分别出现在a8和a10,最大值分别为0.55m和0.56m.(3)在针阔混交林中,16a生扁刺栲单株材积达0.0134m^3,而在次生阔叶林中只有0.0103m^3.在分析不同林分中扁刺栲生长差异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建议对次生阔叶林经营应采用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60.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水分胁迫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土壤(燥红土和变性土)生长的玉米(Zea mays L.)叶片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水分胁迫范围内,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但过度胁迫时,酶活性降低;(2)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玉米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略有差异,这与二者的土壤物理性质有关;(3)施肥处理和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的酶活性有影响,增施有机肥和Zn肥可提高适度水分亏缺条件下玉米叶片中POD、CAT、ASP和PPO活性.图4参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