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端点衍射波的产生及其计算自身高度的原理,采用常规仪器及探头测量的方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2.
污泥是废水处理过程的副产品,近几年随着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增多,废水和污水的量也逐渐增大,所产生的污泥量也逐渐增大。污泥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细菌、病原体等,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采用合理的处置方法,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研制气瓶充装培训考核模拟系统。针对目前国内气瓶充装作业人员培训考核需求,设计制作实物样机,真实、完整的模拟充装过程,为提高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效率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长春制药厂对从事有毒物质操作工人实行定期轮流离岗休养制度,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这个厂非那西丁车间生产所用的原料和生产中产生的衍生物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为了保障制药工人的健康,厂里决定从1981年9月开始在非那西丁车间从事有毒作业工人中实行轮流离岗休养制度─—“五班倒”,即除实行“四班三运转”工时制度外,再定期抽出一班离岗休养。每年轮休四期,每人每年轮休一次,每次休养时间两个半月。休养期间一部分人到疗养院疗养,一部分人在家休养。在家休养的工人每星期一次到厂体检和领取药品。1981年9月7日第一批27人已高高兴兴…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水标准,将A~2O工艺叠加膜组件是提高出水水质的有效措施。采用恒压膜通量实验、三维荧光光谱、分子排阻色谱和红外光谱对A~2O工艺各阶段混合液的膜污染潜力及其对应的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分析,从膜污染的角度考察了A~2O工艺与膜组件的最优结合形式。结果表明:好氧段混合液的恒压膜通量远高于厌氧和缺氧段的混合液,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最少,且主要为不易发生膜污染的大分子惰性腐殖酸和微生物代谢产物;而厌氧和缺氧混合液中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为氨基酸、蛋白质类物质,容易引发膜污染。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将膜组件应用于好氧阶段的泥水分离,不仅能有效提高出水水质,还能有效降低膜污染。以上结果可为膜组件用于A~2O工艺的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有效微生物群(EM)中富集出酵母菌,通过向对数增长期的混合藻液中加入酵母菌、葡萄糖、酵母菌+葡萄糖、经酵母菌发酵除菌后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考察了其对水华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混合酵母菌自身对于水华藻没有抑制作用,单独添加葡萄糖的水华藻甚至出现快速增殖;而在添加葡萄糖+酵母菌或酵母菌发酵液的实验中水华藻近似被完全抑制,最大抑制率达97%.据此可知,抑制水华藻增殖的并非酵母菌自身,而是具有高热稳定性的胞外分泌物.HPLC-SEC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酵母菌发酵液中含有明显的芳环类羧酸及蛋白质物质,但由于其在高温灭菌后仍有良好的抑藻活性,因而进一步确定其抑藻活性物质为含苯环的有机酸.此外,依据对实验中水华藻细胞形态的显微镜观察,该酸性胞外物可能是通过破坏藻细胞的叶绿体结构来达到抑藻效果的.  相似文献   
17.
Ni-Y分子筛对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Y型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Ni-Y分子筛吸附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低温液氮吸附法、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Ni-Y分子筛进行表征,使用静态吸附方法考察吸附条件对分子筛吸附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并使用Langmuir-Freundlich(L-F)方程对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Ni2+离子的改性对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影响不显著。吸附过程中,吸附时间、剂油比以及芳烃类物质的干扰,都对吸附效果有较大影响。利用L-F方程拟合,计算出25℃时Ni-Y分子筛对二苯并噻吩的饱和吸附量为72.9 mg/g。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酰胺废水的好氧颗粒污泥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聚丙烯酰胺(PAM)的浓度实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驯化.经过43 d稳定运行,成功培养出性状良好且对PAM具有较高降解活性的PAM好氧颗粒污泥,其PAM平均降解速率达2.230 mg/(L·h).系统内PAM好氧颗粒污泥的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为9.85 g/L,污泥体积指数(SVI)为39.21 mL/g,湿污泥密度为1.034 g/cm3,平均粒径为1.85 mm,单个颗粒污泥的沉降速率为8.2~12.8 mm/s.  相似文献   
19.
四溴双酚A好氧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四溴双酚A(TBBPA)的微生物降解特性,采用TBBPA为单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苯酚降解颗粒污泥中筛选出4株对TBBPA具有良好降解性的好氧菌株,其中菌株H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红球菌属.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优降解条件为: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1,pH 6.5,腐殖酸浓度200 mg·L-1,K+浓度1 000 mg·L-1;此条件下21 d降解脱溴率达20.75%.LC-MS结果表明,TBBPA好氧降解的主要产物是分子中异丙基与苯环断裂后脱溴产生的一溴苯酚.聚丙烯酰胺蛋白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该菌株H的蛋白系列中含有一条介于(90~117)×103间的条带,对比同期考察的葡萄糖培养与TBBPA无机盐溶液培养菌,结合粗酶液的降解实验,该蛋白可能是受TBBPA激活的特异性降解酶.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原水中土臭素冬季超标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浦江原水中土臭素浓度出现的季节性超标现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夏、冬季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发现夏、冬季水样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土臭素浓度较低的夏季水样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微生物为Microcystis、Synechococcus等蓝藻类微生物,其与嗅味物质的合成相关且易于汇集到沉积物内,导致夏季水样与冬季沉积物微生物种群相关;冬季水样中丰度较高的微生物主要为Flavobacterium、Candidatus Pelagibacter、Limnohabitans等水华蓝藻分解微生物,由此推测夏季增殖并汇集于沉积物的水华蓝藻分解是导致原水冬季土臭素超标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基于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提出了冬季原水中嗅味物质超标的可能机制,为饮用水原水嗅味污染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