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温度、pH值、电子供体种类及电子受体种类对反硝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亚硝酸型反硝化与硝酸型反硝化的速率与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在温度为25℃、pH为7的条件下,基质浓度<300mg/L时短程反硝化速率较快;基质浓度≥300 mg/L时,以NO3-为基质的反硝化速率较大.(2)具有大量碳源储存物(PHB)的细菌可实现快速的内源性反硝化脱氮,而处于饥饿状态的细菌的内源性反硝化效率极低.  相似文献   
22.
NO2-作为缺氧吸磷电子受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玲  王磊  王志盈 《环境科学》2006,27(5):930-934
利用SBR反应器,采用NO2-的2种投加方式研究了以NO2-为电子受体吸磷的聚磷菌的诱导过程.采用NO2-连续投加方式,经过23d的诱导,聚磷菌可以利用NO2-为电子受体吸磷,最大吸磷速率达到10.44 mg/(g·h),缺氧吸磷量占缺氧和好氧吸磷总量的97%以上;比较NO2-的2种投加方式,发现NO2-集中投加方式的缺氧吸磷速率及缺氧段吸磷百分数都小于连续投加的运行方式,为了得到较好的缺氧聚磷效果,建议采用连续加入NO2-的运行方式.在SBR反应器内,通过调节COD负荷、沉淀时间、HRT等操作条件,培养出了具有反硝化聚磷能力的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为315μm,污泥比重在1.006 4~1.016 5之间,含水率为96.78%~98.14%,SVI在25~40 mL/g之间.试验中COD处理负荷高达1.5 kg/(m3·d),氮、磷的去除率也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3.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芘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焦化厂排水沟底泥为菌源驯化筛选出6株多环芳烃降解菌。实验结果表明:各菌对芘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不同菌体表面疏水性不同,这种不同可以影响到反应初期菌株对芘的表观降解率,菌体的疏水性表面较亲水性表面对芘有更强的吸附性;保存的一组天然混合菌对芘降解率较低,没有表现出优于单个菌株的协同作用;多环芳烃降解菌在芘培养液中生长快慢和降解能力没有必然联系。对两株菌体表面疏水性相差较大的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芘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菌降解芘的最佳温度是30℃,9#菌降解芘的最佳温度是40℃;Mn2+对2#降解芘有促进作用,对9#菌几乎无影响,Cu2+对各菌芘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外加葡萄糖对于2#菌和9#菌的芘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分别采用分子量分级膜和XAD-8树脂,研究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不同分子量分布区间亲疏水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考察了分子量分布及亲疏水特性对纳滤膜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出水有机物中,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含量最高,小于2k的有机物占总有机物含量的45.61%,其中亲水性物质占28.07%,疏水性物质占17.54%;不同特征的原水分别经纳滤膜过滤,分子量分布对膜污染影响较大,分子量小于30k时,分子量区间越小,比通量衰减越快,分子量大于30k时,分子量区间越大,比通量衰减越快,且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通量衰减程度大于分子量较大有机物;在分子量分布相同区间内,亲水性有机物的比通量衰减较慢,说明相同分子量时,膜对亲水性物质的截留率较低,而疏水性物质是引起膜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阐述了生物膜内硫的存在形态随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及其作用 ,提出了研究影响生物膜内硫循环的电子受体、硫酸盐还原菌 (SRB)及其与生物膜内脱氮菌、聚磷菌等功能微生物的关系 ,对提高生物膜的水处理效果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6.
同步反硝化聚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SBR反应器和人工合成废水研究了同步反硝化聚磷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厌氧/好氧方式下驯养的生物除磷污泥,在厌氧期之后供给硝酸盐,则污泥可以很快实现同步反硝化聚磷.聚磷前厌氧阶段的存在是实现反硝化聚磷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在没有NO3-干扰而且乙酸钠为唯一碳源下,最佳厌氧时间为60min.先于缺氧期微生物接触硝酸盐,会使反硝化聚磷减弱甚至丧失.缺氧段NO3--浓度是影响反硝化聚磷效果的因素之一.在厌氧(2h)-缺氧(1h)-好氧(2h)的试验条件下,当NO3--N浓度由5mg/L上升至20mg/L时,其反硝化聚磷效率由11.9%上升至48.7%.但NO3--N浓度提高到了20mg/L以上时,其效率提高得不很明显.好氧段的存在不会使诱导形成的反硝化聚磷消失,但缩短好氧时间有助于提高DNPA在除磷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27.
通过连续实验和间歇实验研究了不同曝气量对SBR系统自养脱氮性能的影响。连续实验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155~185 mg/L时,曝气量分别为20、28、36和44 L/h时,TN去除率分别为80%、82%、80%和77%;增大和减小曝气量均会降低系统的脱氮效率。间歇实验表明,随着曝气量的增加,氨氮的降解速率有所升高,20、28、36和44 L/h曝气条件下氨氮的降解速率分别为7.23、7.25、7.86和7.95 mg/(g MLVSS.h);在降解的过程中DO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0.5 mg/L),pH值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氨氮降解结束时,pH值和DO浓度同时升高。结果表明,改变曝气量会影响单级自养脱氮反应的进程,但对降解过程DO浓度值变化不大;DO浓度和pH值变化对氨降解结束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8.
应用ASM2和Delft代谢模型,结合双SBR(A2-SBR)脱氮除磷系统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拟器,并将其运用于双SBR脱氮除磷系统运行特性的动力学分析.主要探讨了不同泥龄、碳氮比、碳磷比对系统的影响,并从模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ASM2和Delft代谢模型结合所建立的数学模拟器可以对双SBR(A2-SBR)脱氮除磷系统进行模拟.双SBR中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A2-SBR的运行参数是关键因素,最佳污泥龄为9~12d时,碳氮比为3.75左右,碳磷比大于15条件下,双SBR运行正常,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当系统在泥龄大于12d条件下运行时,由于PAO储存了大量的聚合态磷(XPP/XPAO接近0.5)造成除磷效率降低.同样的原因也导致了碳磷比值低于15时,PAO的聚磷反应变慢或停止.  相似文献   
29.
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间歇试验和连续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活性及脱氮性能的影响。间歇试验结果表明:自养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的最大比反应速率为0.189 kg NH+4-N/(kg VSS·d);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为80 mg/L时,有机物的添加降低了厌氧氨氧化速率,当有机物浓度超过70 mg/L时,厌氧氨氧化菌的最大比反应速率降低到0.05 kg NH+4-N/(kg VSS·d)以下,是反硝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竞争亚硝酸盐产生了可逆抑制的结果。连续试验结果表明,高氮低碳源有机环境下厌氧氨氧化能稳定运行,并且比自养系统中总氮的去除率有所提高,当COD值为50 mg/L时,总氮去除率最大,平均值达96.59%,是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共同脱氮的结果;当有机物浓度过高时,ANAMMOX对TN去除贡献率持续降低,反硝化不断得到强化,厌氧氨氧化运行不稳定。  相似文献   
30.
短程反硝化聚磷的反硝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电子供体种类及电子受体种类对反硝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亚硝酸型反硝化与硝酸型反硝化的速率与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在温度为25℃、pH为7的条件下,基质浓度〈300mg/L时短程反硝化速率较快;基质浓度≥300mg/L时,以NO3^-为基质的反硝化速率较大。(2)具有大量碳源储存物(PHB)的细菌可实现快速的内源性反硝化脱氮,而处于饥饿状态的细菌的内源性反硝化效率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