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高盐条件下,通过耐盐菌群对偶氮染料K-2BP废水厌氧降解动力学实验,模拟得出偶氮染料K-2BP和盐浓度对生物降解双重影响动力学模型.其抑制常数KIS和KT值分别为(329.5±175.8)mg/L和(39.7±27.1)g/L,并通过动力学模型预测的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比,耐盐菌可用动力学模型描述其在高盐条件下对染料的降解.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水槽试验,探讨了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流量调控特性,并结合数值模拟对其调控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流量调控作用不仅表现在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峰值流量的削减能力上,还表现在对泥石流过流的延时效应上;不同工况条件下,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调控能力不同,泥石流峰值流量削减率与窗口坝相对开口宽度、高宽比、开口率整体呈负相关,与泥石流容重整体呈正相关,但对容重较低的泥石流,窗口坝的调控作用较小;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调控作用是窗口坝实体部分和开口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窗口坝通过实体部分拦挡泥石流,降低泥石流的流速,并使泥石流于窗口坝库内发生流速“重分布”,再利用窗口坝大开口对其进行有控制的排导,以此来发挥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3.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因其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而成为新兴的碳纳米应用材料,但是其制造或应用后排放进入环境水体的潜在生态风险缺少足够的研究,尤其是关于GO生态毒性的基础数据。研究以水生甲壳类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D.magna)为受试生物,从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方面考察了GO的生物毒性效应,并结合溞类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和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对GO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GO对大型溞急性毒性的48 h半数致死浓度(48 h-LC50)为84.2 mg·L-1;慢性毒性的21 d半数致死浓度(21 d-LC50)为3.3 mg·L-1。关于GO对大型溞的繁殖毒性,当GO浓度达到1 mg·L-1时能够显著推迟母溞的头胎出生时间,抑制母溞头胎幼溞数、单胎最高产溞数和总产溞数。关于GO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堵塞和氧化损伤可能是GO对大型溞的主要致毒途径。上述研究结果为GO在水环境中的毒性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为GO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提供了基础的生态毒性数据。  相似文献   
114.
遥感云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整合各种信息和技术资源,将遥感数据、信息产品、应用软件、计算及存储资源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空间信息云服务。西安航投一号遥感云平台基于卫星数据产品,采用“GIS+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为省市、区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大型省市属企业及相关行业用户提供针对环保、林业、农业、水利、应急救灾、地质、矿产、国土、交通、城市管理、金融等多领域基于遥感监测的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助力陕西省在环境保护、秦岭生态保护、水利工程、自然灾害等领域以数字化手段进行风险预判和应急决策,进一步强化了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能力。本文以西安航投一号卫星遥感云平台为例,介绍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期推动遥感云服务的产业化,满足公众用户实际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5.
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维  王栋  王坤  王丹  高尚 《化工环保》2011,31(6):557-560
以柱状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Fe2+,制备了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亚甲基蓝溶液脱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最佳FeSO4浓度为16.7 mmol/L;在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加入量为4 g、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0.028 mmol/L、亚甲基蓝溶液体积为250mL、...  相似文献   
116.
为避免消防员在处置小餐饮场所火灾时造成的亡事故,本文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提出消防员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事故原因为消防员对安全意识不足、消防员伤亡事故教训得不到充分吸取、高精尖装备用得少等,并提出加强对事故视频学习、把基层消防站指挥员作为事故调查组成员之一、大队及以下防火检查干部和消防站干部每3年互换岗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7.
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2000~2020年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借助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方法以及Hurst指数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内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未来趋势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解析,最后引入地理探测器对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年际变化上,流域21a间植被覆盖度呈递增趋势,增速为0.6754a-1.喀斯特区域增长速率(0.774a-1)>非喀斯特区域增长速率(0.5751a-1);(2)空间尺度上,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现出“北高东低”的格局,其中82.68%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仅有0.61%区域表现为显著减少;(3)未来变化趋势上,区域植被覆盖度的Hurst指数介于0~1之间,平均值为0.8207,呈现出向右单峰偏斜,即研究区未来植被覆盖度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4)驱动力机制上,土地利用/覆被(LULC)是整个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主导因素;各驱动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土地利用/覆被(LULC)与人口密度(pop)的交互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8.
为解决屠宰废水的高氨氮问题,在2 L SBBR中添加Fe~(3+)对模拟屠宰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Fe~(3+)对NH_4~+-N、N O_2~--N、NO_3~--N、COD、同步硝化反硝化速率(ESND)、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为0.6 L·min~(-1),HRT为12 h,Fe~(3+)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NH_4~+-N、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94%、97%和89.28%。N O_3~--N含量小于5 mg·L~(-1),NO2~--N含量接近0 mg·L~(-1),ESND平均值可达93.91%,比对照组高5.24%。Fe~(3+)提高了微生物抗低温冲击性,加快了同步硝化反硝化速率。高浓度的Fe~(3+)(30~50 mg·L~(-1))会产生生物毒性,抑制生物脱氮。SEM及显微镜观察发现,含有10 mg·L~(-1) Fe~(3+)的体系减少了生物质流失,微生物种类丰富,体系脱氮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9.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是水体进行消毒过程中天然有机物与消毒剂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表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笔者综述了传统与新兴消毒副产物检测过程中的前处理技术与分析技术,总结了不同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预测和展望了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0.
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中硫的脱除与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中硫的脱除与回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铁屑过滤-混凝法,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硫去除率为98.5%,COD去除率为65.0%,出水清澈透明。同时回收得到Na2S质量分数为56%的水溶液,可直接用于染料中间体的生产。本方法将废水中的硫化合物以Na2S形式回收,为该类废水的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