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01.
从本质上说,微生物的降解的过程就是微生物能量代谢的过程,从能量守恒原理出发,通过简化,导出了能量代谢动力学模型,从而从微观领域建立了能量参数与系统参数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模型实验求解出其中的参数,找出微生物比增殖速率和基于ATP的能量比利用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根据实际进水水质对系统参数进行计算,优化处理过程,用以确定和校正一些凭经验设计的关键参数。因此,能量代谢方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结合标准κ-ε模型和组分输运模型,建立了臭氧接触池和清水池的三维紊流模型;通过计算流体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对臭氧接触池的水力效率进行了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清水池前段第一廊道设置臭氧接触池的合建方案。结果表明:单一的臭氧接触池水力效率较低,T10/HRT值仅为0.42;而臭氧接触池与清水池经过合建后,T10/HRT值达到0.65,其臭氧消毒水力效率提高了55%。  相似文献   
303.
改良型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在低碳源条件下脱氮除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涛  何怡  郎建  刘霞  白洁颖 《环境工程学报》2012,6(5):1489-1494
针对在低碳源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不佳,将倒置A2/O工艺的思想运用于一体化氧化沟工艺中,构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即改良型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实验考查了系统在低碳源条件下的脱氮除磷能力;结果表明:当缺氧区进水分配比r=0.8,泥龄SRT=10 d,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HRT=12 h时,该系统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70.8%、89.3%和72.1%,出水NOx--N为1.65 mg/L,同时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4.
基于湿法再生吸附技术,利用强碱性季铵盐树脂材料制备了异相吸附剂薄膜,应用于大气中极低CO2的直接分离,以对抗全球变暖。通过滴定法分析吸附剂材料的电荷密度和吸附容量,利用SEM分析不同工况下制备出来的膜材料的表观结构,并对膜材料进行CO2吸附性能的测试。结果发现,热处理能够明显提高膜材料的吸附性能,还研究吸附剂制备对吸附速率,吸附量和机械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发现粒径小于43μm的树脂粉末,按60%质量分数制成的500μm厚膜材料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05.
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存在很大威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水体中均检测到不同浓度的PFOS。研究如何安全有效去除这类新型污染物十分必要。利用HYDRA—COPe10纳滤膜进行PFOS去除研究,在不同操作压力下研究pH、电解质以及与腐殖酸共存对PFOS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加,截留率上升;二价盐对PFOS截留率的影响要高于一价盐,并且随着二价盐离子强度的增加,截留率上升;腐殖酸共存时截留效率有显著增加,尤其在1mmol/L钙离子存在条件下,PFOS的截留率可达到95.8%,但会引起膜通量下降及膜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6.
桥梁建设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差等特点,这些都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限制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相对于平原区的桥梁建设,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受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更大,现场隐患更多。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利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对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确定危险等级,  相似文献   
307.
为达到快速有效去除饮用水中亚硒酸盐的目的,通过混凝法考察了聚合氯化铝与聚合硫酸铁对模拟硒污染饮用水源中亚硒酸盐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初始浓度、投加量以及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对水中亚硒酸盐的去除效果明显,在初始硒浓度为184/μg/L时,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对亚硒酸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0%和97%。聚合硫酸铁对亚硒酸盐的混凝去除效果明显好于聚合氯化铝,其最佳除硒pH为8。  相似文献   
308.
由于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的各自特点具有互补性,使堆肥技术应用于二者混合物料处置成为可能。根据R—SACT工艺的流程、特点,通过实验研究得到温度、含水率、pH、C/N、通风量、配比等工艺参数结论,并且给出了典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最后通过技术、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说明了该技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固废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309.
一种节水灌溉新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灌溉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种技术由于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增产以及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因而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提出了一种节水灌溉新装置,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下渗等实验,从蒸发和减少深层渗漏两个方面对其节水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对装置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10.
文章建设了白洋淀孝义河河口湿地的等比例缩小系统,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开展现场中试及pH调控影响因素小试研究,监测与研究了钢渣砾石基多级人工湿地中的pH值变化规律,分析了多级人工湿地出水pH值的升高与超标的原因,探究了湿地系统对水中高pH值的下行调控作用与原理。考察了原水pH值、运行周期、水流流速、钢渣粒径、植物种植密度对湿地系统中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烧杯试验中钢渣与砾石组合填料的体积比为1∶4时,湿地出水pH值由7.91提高至11.24,水质劣Ⅴ类。运行周期(时间)是影响湿地出水中pH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运行周期越长,pH值越低;钢渣的粒径是影响pH值的次要影响因素,钢渣粒径越大,pH越低;水流流速对p H有微弱的影响,流速越大,水体pH值越高。高密植种植方式在人工湿地中的使用显著降低了碱性进水的pH值,对于p H值为8.13、8.97、10.00和11.04的进水,pH值分别可降低0.09、0.40、0.75和0.77。钢渣作为填料(占填料总量的20%)应用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一级、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原水pH值为(8.38±0.20)的条件下,系统运行42 d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