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促进干旱区湖泊健康发展,分析了博斯腾湖大湖区湖水多年溶解氧与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动态特征:1991年-2014年(2009、2012除外)水体溶解氧为6.71~9.20 mg/L,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此与2005年水位最高,而后下降的特征一致;五日生化需氧量在0.5~6.99 mg/L变幅较大,并与溶解氧同年出现最高值,且二者符合线性回归关系y=0.213x+7.053;高锰酸盐指数波动明显;总氮和总磷则较平稳;氨氮从0.01 mg/L升至最高值0.45 mg/L.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对水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2.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了烟台市门楼水库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质情况做出了评价,门楼水库水体达到了中度营养的水平.建立了水质预测模型,对2014年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实测浓度对比验证表明该水质模型适用于烟台市门楼水库.经过调研分析,发现引起水体中度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适合于门楼水库的营养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3.
王燕  朱春刚  许笛  丁士明 《环境科学》2014,35(4):1271-1277
利用384微孔板微量比色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大批量分析微量溶液样品中溶解态反应磷(DRP)和溶解态铁(Ⅱ)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方法的最佳参数和条件.利用Epoch微孔板分光光度计,对溶液中磷和铁分别采用磷钼蓝和邻菲啰啉比色法进行分析,所需溶液样品体积(稀释后)为20~50μL,磷和铁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 mg·L-1和0.010 mg·L-1,精密度控制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分辨间隙水扩散平衡装置(HR-Peeper,垂向分辨率2 mm)获取了太湖沉积物间隙水样品,利用本方法同步分析了微量间隙水样品中DRP和溶解态铁(Ⅱ)的含量,发现两者含量同步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4.
结合我国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措施的要求,阐述了影响DASIBI 1000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5.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对不同类型堆肥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类型堆肥施用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影响,以空白土壤为对照,采用紫外、荧光光谱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对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牛粪堆肥、餐厨垃圾堆肥和污泥堆肥土壤中DOM进行分析,探究DOM结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3种堆肥施用后土壤中AN、NH4+-N、DOC和SOM含量均显著提高,SOM和DOC含量随堆肥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牛粪和餐厨垃圾堆肥更有利于土壤中AN、NO3--N和DOC含量的提高,而施用污泥堆肥土壤中NH4+-N和SOM含量更高.堆肥施用后DOM结构特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共轭苯环结构、疏水性组分、醌基和显色组分含量显著提高,不饱和有机分子π→π*的跃迁更为活跃,DOM分子量增大,腐殖化程度增强.堆肥低剂量添加(5%)时,餐厨垃圾堆肥更有利于DOM的芳构化和腐殖化;堆肥较高剂量添加(10%和20%)时,牛粪堆肥更能驱动DOM结构变化;污泥堆肥对DOM结构影响最弱.堆肥施用后土壤DOM荧光组分相对含量发生改变,小分子类腐殖质相对含量增加,类蛋白相对含量降低.二维相关光谱表明,施用牛粪和餐厨垃圾堆肥土壤中DOM荧光组分变化顺序为:类蛋白 > 大分子类富里酸 > 小分子类腐殖质;而施用污泥堆肥土壤中表现为:大分子类富里酸 > 类蛋白 > 小分子类腐殖质.DOM结构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影响程度表现为:堆肥种类 > 添加比例 > 理化因子 > 培养时间.DOC和AN含量的增加是引起DOM腐殖化程度增强和类蛋白相对含量降低的重要因素,小分子类腐殖质相对含量与NO3--N含量显著正相关,DOM中大分子类富里酸相对含量因外源SOM的输入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6.
低碳氮比(C/N)废水处理是含氮废水处理中的难题之一.本实验在C/N为4:1和2:1(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400 mg·L-1和100 mg·L-1,400 mg·L-1和200 mg·L-1)条件下,考察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对低碳氮比废水的处理效果、长期运行稳定性,研究C/N对好氧颗粒微生物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C/N为4:1的废水中接种活性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颗粒沉降性能良好,MLSS为4.94 g·L-1,SVI30为40 mL·g-1,COD去除率90%以上,氨氮去除率接近100%.降低碳氮比,即C/N为2:1后,好氧颗粒的物理及硝化性能无明显变化,MLSS为11.38 g·L-1,SVI30/SVI5维持在1左右,COD去除率大于85%,氨氮去除率98%.碳氮比降低使颗粒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其中陶厄氏菌受影响较小,而硝化功能菌出现更替:噬氢菌、食酸菌、里德拜特氏菌消失,鞘氨醇单胞菌、束缚杆菌等成为优势菌种.实验表明,该低碳氮比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且具有优良的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147.
为使某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对该厂进行了全流程测试,分析其主要污染物沿工艺流程分布特征以及活性污泥特性,评估工艺运行现状,为该污水处理厂优化调控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发现,该厂进水ρ(BOD5)/ρ(TN)仅为2.45,属于典型的低碳氮比进水。此外,通过活性污泥特性测试发现,反硝化潜力为9.0 mg/(g·h),反硝化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进水碳源不足及外部碳源投加位点设置不合理是该厂无法实现TN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在采取改变碳源投加位点、减小好氧池末端曝气量、增加碳源投加量等措施后,出水ρ(TN)由32.0 mg/L降至12.7 mg/L,实现了TN的达标排放;此外,厌氧释磷潜力由1.3 mg/(g·h)提升至2.6 mg/(g·h),生物除磷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问题的思路,可为含低碳氮比进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调控及稳定达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生态保护红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依据和行动纲领。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最基本要求,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有效载体和保障。本文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关系,认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落实均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可有效地协调和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9.
德国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从德国垃圾处理的发展过程、法律法规框架、管理体系、管理措施及实施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现状,从而为解决我国现有的城市垃圾管理问题提供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0.
聚合铝基复合混凝剂残余铝及混凝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制备聚合氯化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混凝剂(PAC-PDMDAAC),试验了其处理模拟水的除浊效果及水体的残余铝量。结果表明:PAG-PDMDAAC较PAC具有更低的投加量,更好的除浊效果,处理后水体具有更低的残余铝量。B和PDMDAAC质量百分含量(P%)对PAC-PDMDAAC除浊效果及水体的残余铝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