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南四省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富铀花岗岩,是氡的高本底区.人防工程因其建于地下,室内氡浓度受本底值影响更大.为了解该地区地下人防工程内氡的浓度水平及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文章对该区11个城市30个不同类型的人防工程室内氡浓度进行了约24小时连续测定,测定结果为11.1~344.1 Bq·m-3,平均值为70.5Bq·m.为探讨工程的地质概况、被覆程度、被覆材料及通风程度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根据工程被覆程度及人员使用频繁程度将其分为四类:地下停车场(Ⅰ类);超市,办公室等(Ⅱ类);被覆坑道(Ⅲ类);毛洞(Ⅳ类).各类工程的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9.6、33.7、84.4、137.5 Bq·m-3.  相似文献   
222.
王燕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9):110-111,116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是客观反映区(流)域环境本底状况的重要手段,它为预测和评价提供背景数据。虽然国家及地方已出台相应的监测规范和监测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其中一些较常见却易被忽视的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以引起重视,使环评现状监测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3.
天水地震台流体异常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水台(包括子台)2008年流体资料分析,在汶川8.0地震前天水流体资料短临异常明显,同震效应突出。模拟水氡观测震前1~3月开始出现异常,5个测点基本同步变化,其特征表现为测值迅速下降,然后出现转折,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地震。数字化水温资料则出现同震效应,表现为水温测值大幅下降或上升,然后在几小时内恢复。数字化水位资料出现了震后效应,表现为测值持续下降,逐渐放缓下降速率,并保持低值未恢复到原来状态。通过总结分析天水台流体资料异常,对天水台及邻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24.
利用2006~2009年例行监测数据以及2010年加密补充监测数据对复新河水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地区污染源详细调查,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研究区域污染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沙庄桥断面不达标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障复新河水质达标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复新河流域水质超标现象显著,水质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原有治理措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沙庄桥断面与稳定达Ⅲ类水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研究区内污染负荷以畜禽粪尿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占36.55%,生活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次之,占33.46%。流域内污染源是复新河水质受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水不畅,尾水无出路是断面不达标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5.
采用太湖流域常州、无锡、苏州地区六个测点大气沉降一年的监测数据,研究确定太湖流域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等项目的大气湿沉降率,根据变化趋势图总结变化特征,并从中分析湿沉降率波动的原因.基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根据大气湿沉降率测算大气氮磷等通过湿沉降输入太湖湖体的总量,最后初步估算太湖流域大气氮磷等总沉降量.  相似文献   
226.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是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难题之一。以无锡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基于水质分析和调研资料,采用水量平衡三角法分析了进水浓度偏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整治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该厂进水中地下水或河水渗入量和雨水混入量比例分别为28.9%和9.8%;晴天时进水浓度偏低的原因为污水管网渗漏和低浓度工业废水纳管,雨天时进水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小区管网雨水混入,COD和BOD5降幅分别可达到65.4%和52.9%。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排水管理体制、工业企业排水实行三管分设整改、细化管网渗漏的检测排查和有效修复、加强管网验收和质量监管、尽量降低管网水位4项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27.
考虑目前安全管理与互联网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现场需求,提出如何有效利用安全管理基础数据库发挥其最大作用的问题。建议对基础数据库进行有效归纳、合理分析,充分重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合理性,通过数据分析赋能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智慧EHS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的综合系统,实现从风险预测到风险溯源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