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工程应用中空调管路柔性较大,并常伴有非线性,因而模态不易测试准确。本文用激振器法测试了空调管路的模态,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模拟仿真,辅助确定测点数目和激励点位置。然后应用PolyMAX进行结构模态分析,并对管路整改提出了解决方案。实验证明激振器可以较好的激励起各阶模态,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相干性较好;测试结果与仿真误差在7.63%以内,测试数据可信度较高;利用阻尼块、管固定块等可以调整管路的固有频率和响应,有效提高管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2.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HJ 913-2017《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对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进行评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评价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建议.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总体较好,平均得分为81.41分.从分布地区来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状况相对较好;从建立时间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时长呈正相关;从规模看,评估总得分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小呈负相关;从自然保护区类型看,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的管理状况要优于野生动物类型.②从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负面影响5项评估内容来看,管理基础得分相对较高,管理保障得分相对较低.③从全部指标的评分情况来看,保护对象变化和资源调查2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高;开发建设活动影响、专业技术能力、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动态监测4项指标的得分相对较低.④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与评估总得分显著相关的指标为巡护执法、日常管护、专业技术能力、管护设施.研究显示,当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设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监测体系和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是制约其管理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3.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UV)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农药含量。在优化后的条件下,使用离子液体作为萃取溶剂,与水样混合均匀促使其形成乳液,再利用液-液微萃取技术提取出目标物,该过程对环境友好无害。在最佳条件下,7种农药分离良好、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均不小于0.999 3。结果还表明,自来水和崇德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8%~4.24%和2.57%~4.86%。自来水和崇德湖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52%~97.12%和96.90%~104.06%。  相似文献   
164.
165.
构建经济与环境公共服务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各省市2007~2014年经济与环境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两个分系统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格局分为5个阶段,其中以2011年格局变化最为明显;从时间维度看,两个分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可分为"U型"、"倒U型"、"W型"3种;从空间维度看,按照耦合协调度值大小可以将11个省市分为三个梯队,而三个梯队之间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第一梯队远高于第二三梯队。且梯队内部差异也呈现非均衡性,第一梯队地区之间的内部差异在不断缩小,而第二三梯队地区之间的内部差异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6.
土壤样品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信息,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湖北省环境监测站土壤样品库于2017年建成,是安全储存不同时期土壤实物资源的基础设施,整合土壤环境质量信息的重要平台。湖北省土壤样品资源库创新性运用物联网理念,以射频智能标签体系为核心,以信息软件系统为引领,以智能存储硬件为支撑,以样品管理制度为保障,实现了土壤样品和环境质量信息的有效管理。该样品资源库软硬件体系具备样品分布式存储和信息集成管理的特点,为规范和指导土壤样品库建设、数据库信息管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土壤监测和科研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7.
该研究根据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减排措施细则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量进行了测算,利用WRF-CMAQ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对2015年1月7-12日的一次典型PM2.5重污染过程进行了管控效果的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修正。模拟结果显示,应急情景和"十三五"情景下,PM2.5的削减率分别为6%和14%,其中有机颗粒物的削减率最大为8%和23%,元素碳的削减率次之分别为5%和23%,硫酸根的削减率分别为4%和8%,硝酸根分别为2%和8%,铵根分别为0%和4%。污染物的区域传输削弱了上海市重污染的改善效果,开展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是进一步重污染削峰的重点。修正结果显示,应急措施下,污染预警从橙色降至黄色。在"十三五"措施下,污染预警从橙色降至蓝色。该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典型城市群局地排放管控对重污染的改善效果,基于观测的修正方法有望推广于其他区域的管控措施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8.
在建设国家公园体制下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保护区经过60年的建设和管理,在维持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典型生态系统及珍贵自然遗迹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与其他类型保护地之间界线不清、多头管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为此,建议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契机下,通过明确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建立统一规范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长效机制、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9.
崔景 《安全》2012,33(4):13-14
本文重点分析了液化石油气低温常压储罐在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并指出必须采用合理的制冷技术及相应的保温措施,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材料无法承受罐内压力而产生裂缝,从而发生蒸汽爆炸.  相似文献   
170.
罗天元 《环境技术》2001,19(5):24-26
本文介绍了扫描电镜的原理、结构,特点,以及扫描电镜,能谱仪在环境试验研究中所能开展的工作和分析测试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