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的卫星云图资料、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PDM)污染源溯源方法,对2018年2月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以及沙尘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天气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在300~700 hPa形成了强烈的辐散下沉,槽后的高空急流随之东移。在其东移过程中,受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及偏北气流中的冷空气共同作用,青海东部出现了大风沙尘天气。边界层中逆温层的存在是此次污染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未出现明显降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通过运用LPDM对此次污染天气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来看,气团影响的模拟高度层距离地面100 m,气团层趋势一致。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0~100 m高度的气团足迹可以反映出PM 10污染气团的输送路径。同时,0~100 m是主要的人为源排放空间,也是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气团足迹与PM 10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即青海东部沙尘污染主要是由河西走廊沙尘倒灌进入青海东部导致,这与天气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2.
活性炭在不同浓度NaNO_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在不同浓度NaNO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行为,着重考察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其吸附动力学可以用Lagergren伪二级速率方程很好拟合,吸附过程是双速过程;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不同浓度NaNO3溶液,对活性炭吸附硝基苯有很大影响。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均表明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NaNO3溶液中,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小于其在无NaNO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而在中等浓度的NaNO3溶液中,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大于其在无NaNO3溶液中对硝基苯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83.
研究了碳酰肼对钢铁厂烧结工序产生的二噁英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了0.01%(质量分数,下同)、0.02%、0.05%、0.10%的碳酰肼之后,二噁英的排放质量浓度降为0.560、0.506、0.270、0.174ng-TEQ/m3,相对于基准值(0.821ng-TEQ/m3)大幅减少。碳酰肼对二噁英的从头合成以及前驱物生成都能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碳酰肼与Cu2+结合生成稳定的氮化物,削弱Cu2+的催化活性;与HCl反应,减少了生成二噁英的氯源;对FeCl3、CuCl2的催化活性也会产生影响。碳酰肼添加后,对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生成中高氯代二噁英的脱氯行为也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4.
以Al2O3为载体,分别采用超声辐射浸渍法和普通浸渍方法制备Fe-Ni-Mn/A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和SEM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孔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模拟酸性绿B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浸渍溶液pH值和焙烧温度显著影响催化剂的性能。与普通浸渍法相比,超声浸渍法制备的Fe-Ni-Mn/Al2O3催化剂对酸性绿B脱色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5.
中国煤炭消费对PM2.5污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然而煤炭消费对PM_(2.5)污染的贡献到底多大,这是当前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为定量分析煤炭消费对我国PM_(2.5)污染的影响,本研究首先计算了2012年煤炭消费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量,然后利用CAMx空气质量模型,分别采用组分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两种方法研究了煤炭消费对全国PM_(2.5)污染的影响。组分分析法研究表明,煤炭消费对全国PM_(2.5)年均浓度的贡献率约为61%,其中煤炭直接燃烧、煤炭相关行业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7%、24%;情景模拟法研究表明,煤炭消费对全国PM_(2.5)年均浓度的贡献率约为56%。因此,我国由于煤炭消费对全国PM_(2.5)年均浓度的贡献率为56%~61%。  相似文献   
186.
南沙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测定南沙河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探讨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沙河水体重金属的污染较轻,沉积物的重金属地累积指数分级在0~3之间,属于无污染至中度污染水平,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Zn>As>Pb>Cu>Cr>Cd。沉积物重金属呈现由较轻到中等的生态风险,以Cd的生态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187.
通过对小车河从阿哈水库大坝取水口至南明河入口段采集的水样进行p H值、温度及主要离子浓度测定分析,研究该段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并从溶解度方面初步分析,发现小车河"白水"现象是由于水中Ca2+浓度过高,使水体形成过饱和的Ca SO4和Ca CO3水溶液,析出大量白色Ca SO4和Ca CO3颗粒,与河水形成溶胶导致。  相似文献   
188.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水、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征收排污费作了明确规定,征收排污费时要严格执行,依法收费,坚决克服和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违法行政的现象。1 依法征收排污费征收排污费,要依据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数据和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进行核算,确定其收费额。对于足额征收确有困难的企业,必须事先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环保部门审核认定后方可减收或缓收,不能采取协商收费的办法,协商收费会破坏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溧水县环保局近几年来坚持依法征收排污费,使收费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促进了收费…  相似文献   
189.
膜分离腐殖质前后晚期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渗滤液由于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腐殖质,可生化性差,较难处理.采用特定分子量的超滤膜对晚期渗滤液中的腐殖质进行有效的分离,研究了膜分离腐殖质前后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的变化:渗滤液中腐殖质类物质去除率为90.7%,BOD5/COD值提高了6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总有机物中所占比率提高了约4倍.结果表明,分离腐殖质可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90.
为探索制备粉煤灰改性硅藻土的优化条件,该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设计对硅藻土与粉煤灰的质量比、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粉煤灰改性硅藻土制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SEM、BET、FTIR、XRD表征分析且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粉煤灰改性硅藻土除磷效果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总磷的去除影响最大,其次是硅藻土与粉煤灰的质量配比和煅烧时间,且硅藻土与粉煤灰的质量配比与煅烧时间对总磷的去除均存在显著交互影响。最佳制备条件为:硅藻土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1,煅烧温度800℃下,煅烧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粉煤灰改性硅藻土,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7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