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406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油添加剂MTBE对环境的污染及减少MTBE污染机理研究的进展,同时介绍了对我国汽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2.
建立了一种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地毯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分析结果同小型环境平衡舱法测定的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63.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油添加剂MTBE对环境的污染及减少MTBE污染机理研究的进展 ,同时介绍了对我国汽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4.
利用垃圾堆肥改良水稻土I:对水稻土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土质的要求,本文从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角度出发,将自然堆置多年的垃圾堆肥应用于土壤改良.由于垃圾堆肥质地粗松,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同时考虑到水稻土对垃圾堆肥的承纳量,本实验设计了0、7.5、15、22.5kgm^-2 4个垃圾堆肥施用剂量,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季节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相较对照小区(0kg m^-2),施用垃圾堆肥可以有效地改良水稻土的物理化学性状: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的含量分别提高5%—240%,土壤中细砂含量升高,粘粒含量下降.而且这种改良的效果随着垃圾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耕作深度上,以0-10cm土层的效果最佳,10—20cm次之,20—40cm最低.本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堆肥不仅是上海市水田旱作土壤的有效改良添加剂,而且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出路的一条有效途径.表2参7  相似文献   
165.
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模型、环境多因素分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计算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预测了环境信息研究及区域环境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6.
生态经营管理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筹到资金 ,及时将生态建设产品服务销售 ,收回投资 ,解决温饱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技能 ,是生态经营管理产生的背景。本文界定了生态经营管理内涵 ,将生态建设分成 :①投资建设意愿形成阶段 ;②确定建设项目和市场融资阶段 ;③建设阶段 ;④稳定控制阶段 :⑤经营运作管理阶段 ;⑥投资回收阶段 ;⑦再生产阶段 ,探讨每个阶段经营能力素质构成和培育。  相似文献   
167.
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从对藻类及藻毒素有良好去除作用的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到一株溶藻细菌P0 7,对该菌溶解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栅藻(Scenedesmus)及小球藻(Chlorella)的效果、溶藻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不但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溶解效果,而且对淡水中常见的栅藻及小球藻也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初始菌浓度越大,溶藻效果越明显,达到最佳溶藻效果的时间越短.当菌浓度为2 . 4×10 7个·mL- 1 时,3d后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可达到81 .67% .该菌溶藻无需菌体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是通过分泌某种非蛋白质类物质溶藻.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可运动;不能利用大多数常见碳源.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P0 7菌株与多株芽孢杆菌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9. 7%以上,归属于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168.
利用被动采样器采集了上海地区15个采样点冬季的大气样品,对其进行索氏提取和层析净化等前处理后采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0种待测多溴联苯醚(PBDEs)目标化合物均被检出。将2008、2013和2014三个年度上海市冬季大气PBDEs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各年度的∑_(10)PBDEs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5.7 pg/m~3、17.28pg/m~3和61.31 pg/m~3,在监测年限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经同系物分析,低溴代物(五溴代物以下)为上海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BDE-49与BDE-47贡献较大,占到了总质量浓度的45.39%和24.68%,是主要的污染同系物。对监测点分区比较发现,上海城区的∑_(10)PBD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   
16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汾河源头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空间途径。以汾河源头区域为例,定量评估产水量、生境质量、土壤保持量三种生态系统服务,利用热点分析法识别重要的生态源地,考虑到河流在生态系统中复杂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两种模式的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汾河源头区域共19个生态源地,占研究区面积的16.59%,三种模式分别构建了33条、42条、43条潜在生态廊道。网络结构评估结果表明:三种模式均可生成闭合的生态网络,优化后的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65.957 km,网络闭合度、节点连接率及网络连接度较高,成本比较小。此外,共识别了35个生态断裂点,明确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的重点区域,以期为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170.
基于广州市2009,2000和1990年工业、交通、生活能源统计数据,通过能源清单法估算出广州市对应年份的人为热排放量,再通过在WRF模式中引入2009,2000和1990年的下垫面数据和人为热排放方案,对2005,2012和2017年广州市的3次持续高温过程进行模拟,从而评估不同年代人为热排放水平对广州市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的2m气温较为准确,能合理模拟出城市地区的热岛效应,但对极端高温的模拟略有偏低,而引入人为热有助于改善模拟结果.在case2012中,2009,2000和1990年3种人为热排放水平使广州城市下垫面的平均气温分别上升0.53,0.44和0.13℃,热岛强度增强0.43,0.38和0.13℃.3个模拟个例的结果均表明,日间的人为热排放比夜间大,但夜间气温及热岛强度的变化比日间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