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酸沉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模拟酸沉降对苏、浙、皖、闽、湘、鄂、赣7省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农作物受酸沉降危害的减产基准值,分析了7省农业损失构成,提出了划分酸沉降农业生态危害的等级标准,并绘制出7省酸沉降农业综合生态危害图。  相似文献   
42.
长江源区浮游生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报告了长江源区包括长江正源沱沱河等三条河流浮游生物的初步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43.
空难对湿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了包头"11·21"空难对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以及水质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有6种,其中寡毛类有2种、摇蚊幼虫有4种;摇蚊幼虫在数量和生物量上均占绝对优势,是南海子的优势种.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多样性指数为1.262 9,Sh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14 5.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率为92%,事故发生地附近没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出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以及种类多样性指数随着与事故发生地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空难事故后南海子水体已出现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4.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湖泊浮游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某地空难对某湖泊浮游动物的种类、群落结构、优势种和个体密度及其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浮游动物的水质生物学评价显示:①该湖泊有浮游动物24种,其中原生动物9种,优势种为累枝虫;轮虫7种,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枝角类4种,优势种为直额裸腹;桡足类4种,优势种为直刺北镖水蚤;浮游动物优势种多为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的指示种类和富营养化指示种类. ②浮游动物个体密度(4 770 L-1)较小且分布不均匀,空难事故发生地及其附近区域的种类数和个体密度均为最低值,桡足类在其中4个样点没有出现. ③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略高于1,结合浮游动物个体密度、群落结构、优势门类和种类,可以认为该湖泊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这一结果与该湖泊水质理化评价结果(1.030 5)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5.
由于独特的高原气候和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雅鲁藏布江中部地区物种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本文在该区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46.
中国中南部典型酸雨区森林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重庆铁山坪(TSP)、湖南蔡家塘(CJT)、广东流溪河(LXH)和贵州雷公山(LGS)4个观测站土壤样品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观测站均属于土壤严重酸化区,酸化强弱顺序为TSP>CJT>LXH>LGS,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饱和度(BS)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吸附态SO42-量和铝离子饱和度(AlS)均随土层加深而升高.4个观测站的BS与AlS呈负相关性,说明Al3+对盐基离子有较强的置换能力.  相似文献   
47.
酸沉降——森林冠层反应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了酸沉降—冠层反应模型,并计算冠层穿落水的化学特征。用广西马尾松和火力楠人工林一周年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初步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与观测结果基本吻合,实测和模拟的穿落水量及各项离子的相对误差都在±7%之内,马尾松冠层过程强烈地受大气干沉降控制,穿落水加权pH值比同期降雨低0.61单位,火力楠受干沉降影响小,穿落水pH比降雨高0.28.参与冠层反应的各离子的主要来源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8.
臭氧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气孔反应、膜透性变化、光合作用反应、物质代谢变化和酶活性变化等5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臭氧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酸雨对两广地区农作物的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和现场调查,确立两广地区主要农作物对酸性降水、SO2单一污染,酸性降水与SO2复合污染的产量反应生态基准值。根据酸性降水年均pH和SO2年日均浓度等值线,农作物的空间分布,采用市场价格法,估算了酸雨引起两广地区农作物经济损失值。   相似文献   
50.
低浓度SO2长期暴露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的燃烧量日益增加,大气层SO_2的浓度越来越高,成为当今世界对绿色植物危害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_2对植物,特别是对农作物的影响,已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我国有关科研人员陆续开展了SO_2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本文报道利用野外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低浓度SO_2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