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7月5日,姜堰市姜堰镇召集72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41个社区、村委会“一把手”,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题学习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相似文献   
142.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公路网已贯穿全国城市和农村,与之也带来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各种重特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其中相当一部分重特大交通事故是运输危险品车辆造成的,该类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发生爆炸、燃烧、中毒、污染等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周边环境的恶性事件,其后果是严重而危险的,所以加强对运输危险品车辆管理也成为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劳动部于1994年5月16日至22日组织了第四次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周”活动。这次活动以“勿忘安全、珍惜生命”为主题,控制事故为目的,“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主要内容,作了精心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6.
周朝宏 《安全》2021,42(5):76-80
为使安责险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查阅大量相关文件、标准及文献,研究湖南、海南、陕西3地安责险实施方案,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安责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推行速度缓慢、事故预防服务不深入、费率计算复杂3个方面的问题,建议从立法角度加快推行进程,提高对于事故预防功能的重视程度、权衡效果与实施难度适当简化费率计算,以期为日后安责险的全面推行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烟草在重度富营养化水培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根的解剖结构,对其净化效果进行了观测,并对烟草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的生长特性变化原因、适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8.
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持久性及残留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汉宏  李本昌 《环境化学》1994,13(3):218-221
本文报导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持久性及残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农药在作物、土壤和水等环境介质中的持外性,以及农药在这些介质中中的残留量与农药的施用量和施药次数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本文还介绍了农药在作物中最高残留限量与安全间隔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9.
本文提出了用气相色谱和薄层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分离与测定13个DDT及其降解产物。在所试验的色谱柱中,选用了5%QF-1和5%QF-1 5%SE-30两根,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分析上述Kelthane和DBP以外的DDT类化合物。为克服Kelthane和DBP在色谱分析中的困难,认为用薄层层析法把两者分离,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优于一般采用的层析法。同时报导了对土壤样品中DDT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净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乙醚(1:1)提取,并用卯罗里土净化,石油醚-乙醚(1:1)淋洗,可回收DDT类化合物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0.
本文调查了六六六和DDT在蓟运河汉沽河段底泥中呈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估算了两种农药从不同途径输入该河段的数量及当前尚存在于底泥中的残留总量,并探讨了残留主要是藉水力作用随河水、泥沙进行迁移,以及由微生物降解而在河道中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