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近年来,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简称射流曝气法)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并普遍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此法已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半生产或生产性试验的先例。实践表明,射流曝气法与其它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曝气时间短、剩余污泥量较少、能抑制丝状菌膨胀等优  相似文献   
12.
城市垃圾焚烧尾气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焚烧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该法产生的焚烧尾气中含有多种大气污染物,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分析了垃圾焚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形成及特点,并阐述了废气中各污染物的控制、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焚烧尾气净化工艺,并对三种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孔碳素阴极、Ti/SnO2-Sb2O5-IrO2阳极构建电化学氧化系统用于渗滤液的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电化学氧化系统通过阳极氧化和电-Fenton氧化2种机制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过程中阴极表面形成的沉淀物对TOC和COD的衰减也产生了影响。在阴极电位为-1.0 V、Fe2+初始浓度为0.5 mmol/L的条件下,电化学处理120 min获得了58%的TOC去除;处理480 min COD去除率为55%,NH3-N去除率为99%,TN去除率为60%,色度几乎被完全去除。GC-MS分析结果表明,渗滤液中以腐殖质类物质为主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有机物,直至完全矿化。联合阳极氧化和电-Fenton氧化机制的电化学处理方法为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混凝剂除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壳聚糖和丙烯酰胺改性壳聚糖两种高分子混凝剂,并以NaF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两种壳聚糖混凝剂投加量、pH值、接触时间及温度对除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改性壳聚糖的除氟效果优于未改性的壳聚糖;随着两种混凝剂投量的增加,除氟效率增大,当剂量分别大于50 mg/L和60 mg/L时,除氟效率趋于稳定;壳聚糖与改性壳聚糖混凝剂分别在pH值为6.2和5.4时,获得了最佳的除氟效果;接触时间小于12 min时,随着接触时间延长,除氟效率快速增加,大于20 min时,除氟率趋于稳定;混凝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除氟率,两种混凝剂在25℃即达到最大除氟率.  相似文献   
15.
Fenton试剂氧化苯酚的影响因素与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H2O2与Fe^2+剂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无机离子(Cl^-、SO4^2-)和进料方式对Fenton氧化降解苯酚效率的影响,测定了Fenton试剂氧化苯酚过程中的Fe^2+和高锰酸钾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与Fe^2+剂量分别为20和2mmol/L、初始pH为4.00、反应30min的条件下,酚去除率约为97%,COD去除率约为87%。并获得了在初始pH值为4.00时的COD去除率最高;Cl^-的存在将显著降低COD的去除率;SO4^2-对COD去除无显著影响;分批次加入药剂对COD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加入。在Fenton发生反应的第1min,Fe^2+浓度可降低到初始浓度的65%左右,大约在20minFe^2+浓度降到最小值(H2O2接近耗尽),然后随着反应的继续再增大,这说明了中间产物还原Fe^3+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固体废物厌氧发酵生物产氢技术进展,包括产氢废物种类、暗发酵生物制氢方向、微生物培养、生物工艺条件以及一些新近研究成果。暗发酵产氢速率快。联合式暗发酵—光发酵是生物产氢工艺中较有前途的方法。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物,诸如纤维素与淀粉含量高的农业与食品垃圾以及食品废水,例如奶酪乳与橄榄加工厂以及面包发酵废水等,都可以采用合适的生物工艺技术产氢。  相似文献   
17.
三氯乙烯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翌  岳飞飞  褚衍洋 《环境化学》2012,31(9):1335-1343
三氯乙烯(TCE)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环境毒性,对人体有很大危害,被列为"优先控制化合物"及"疑似致癌物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采用各类技术对TCE的降解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为TCE环境污染的修复提供了多种方法.本文综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TCE原位修复方法的原理、效能、优缺点及各方法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今后TCE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表面土壤Cu的形态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岛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Cu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Cu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u的含量为23.84-114.86 mg/kg,平均值为52.03 mg/kg,污染程度为工业区〉居民区〉风景区〉商业区〉农业区;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总的分布趋势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生物可利用态含量较低;青岛市表面土壤的Cu污染处于中等到强污染之间,达到轻微生态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蒸馏法对CODcr高达10000mg/1以上的化妆品废水进行处理.添加12g/1经研制的反应荆SG,反应15min后离心,将离心液进行蒸馏.蒸馏的出水中CODcr为60.8mg/1,BOD_5为22.0mg/1,pH为7.蒸馏的出水可继续在生产中作为清洗水使用.  相似文献   
20.
污泥的DSC和TGA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污泥中水与可挥发性有机物的蒸发热之间的差异,利用微分扫描量热仪(DSC)较准确地测定了污泥中的含水率;结合热重分析仪(TGA)对污泥的分析结果,可求出污泥中可挥发性有机物及灼烧残渣(无机物)的含量。与常规的烘干和高温灼烧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更准确、快速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