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土法炼锌区基质改良对刺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重建是废弃地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通过苗圃盆栽试验和田间植被重建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措施对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污染场地土壤理化特性、重金属含量特征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特性的影响,探索废弃地植被重建限制因子和基质改良途径.研究表明,废渣上植被重建的限制因子主要表现为盐碱胁迫,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低,重金属含量高,持水保水能力差.废渣中Pb、Zn和Cd含量高,但其活性较低.新废渣中添加矿区土壤,可导致pH值和电导率(EC)降低,盐碱胁迫减缓,持水能力提高,并显著提高刺槐在新废渣上的生长和生存能力,是废渣基质改良的有效方式.废渣经过长期淋溶后,盐碱胁迫强度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水分增加.添加保水剂或矿区土壤能有效促进刺槐在老废渣上定植.  相似文献   
462.
研究石墨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深入探讨石墨烯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科学评估石墨烯的生态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两种功能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磺化石墨烯)对苯并[a]芘高效降解菌Paracoccus aminovorans HPD-2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及红外光谱技术深入探讨了石墨烯与菌HPD-2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石墨烯对菌HPD-2生长的影响与培养体系中营养水平有关,石墨烯的种类和浓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低浓度石墨烯(0~10 mg·L~(-1))对菌HPD-2生长无影响,较高浓度石墨烯(100 mg·L~(-1))能够显著促进菌HPD-2的生长(p0.05).两种石墨烯均能促进菌HPD-2胞外聚合物的分泌.与菌HPD-2发生相互作用后,低浓度氧化石墨烯的D峰和G峰的相对强度比值(I_D/I_G)显著提高,结构无序性增加,较高浓度石墨烯与菌HPD-2发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并在菌体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堆叠,细胞表面蛋白质、氨基酸和胞外多糖均参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于氧化石墨烯,磺化石墨烯与菌HPD-2表面的作用较弱.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和科学评价石墨烯的微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463.
为了深入研究实际管网中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反应动力学,引入效率因子的概念,在简单反应器的基础上对AOC 的动力学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几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实际管网中主体水和管壁反应的AOC 动力学方程.现场取样测试结果表明,AOC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提出的动力学方程(R2>0.7).  相似文献   
464.
防静电织物分类及其抗静电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5.
为探究H2S在不同煤级煤体中对CH4吸附特性的影响效应,利用分子模拟构建肥煤、瘦煤及贫煤3种不同煤级的复杂煤大分子结构模型,并探究H2S对煤体孔隙的影响作用以及H2S在煤中的吸附特性,分析不同煤级煤体中H2S对CH4饱和吸附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煤体表面积与孔隙体积与煤变质程度有关,由大到小依次为肥煤、瘦煤、贫煤;在煤体吸附H2S过程中,煤体表面及孔隙为H2S提供吸附场所,且H2S对贫煤孔隙率影响较为明显;在同温同压条件下,H2S在同一煤体中的吸附热约为CH4的1.5倍,在对CH4及H2S的双组分气体吸附中,煤体对H2S的吸附能力大于CH4;煤体H2S质量分数在0~1.5%变化区间内,贫煤的Langmuir吸附常数a降幅高达77.4%,肥...  相似文献   
466.
为避免井下瓦斯抽采钻孔发生轨迹偏移,出现瓦斯抽采盲区,产生瓦斯抽采空白带,首先以山西阳泉新景煤矿15121底抽巷、15124低位巷、15124回风巷为工程背景,测试穿层钻孔和顺层钻孔的偏移情况;然后利用均角全距法计算钻孔三维轨迹数值,并结合煤层赋存地质信息,绘制钻孔三维轨迹与煤岩三维层位关系可视化图,分析影响钻孔偏移的因素和拟合数据,并得出钻孔偏移特性。研究表明:穿层钻孔主要在细砂岩层开始偏移,且均在煤层段偏移变大,煤层段最大偏移量为0.52 m;顺层钻孔开孔倾角相近时,孔深越深终孔垂直偏差越大,40 m孔深平均垂直偏移量为1.37 m;小角度钻孔受重力影响较大,轨迹易发生偏移,大角度钻孔在垂直方向上向上或向下偏移,偏移量比小角度钻孔偏移量小;在水平方向上,底抽巷、低位巷、回风巷布孔间距分别缩短0.68、0.28、0.54 m。  相似文献   
467.
石灰石/石膏湿法FGD装置除尘效率和SO3脱除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灰石-石膏湿法FGD装置除尘效率和SO3脱除率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净烟气中SO3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468.
锑(Sb)是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和加工中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重点污染物,与砷(As)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共存. 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锑矿不同功能分区(采矿区和冶炼区)中重金属有效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效应仍知之甚少. 为掌握不同功能分区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重金属有效态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Wenzel连续提取法和16S rDNA 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Sb和As的化学形态及微生物信息. 结果表明,Wenzel连续提取后Sb和As的化学形态分布占比大小为:无定型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3)>晶质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4)>残渣态(F5)>专性吸附态(F2)>非专性吸附态(F1).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地累积指数(Igeo)显示,Sb污染程度大小为:冶炼区>采矿区>对照区,冶炼区为严重污染,采矿区为中度至重度污染;As污染程度大小为:采矿区>冶炼区>对照区,采矿区和冶炼区均为中度至重度污染.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显示:Proteobacteria是采矿区与冶炼区中相对丰度最高的门, KaistobacterPseudomonasSphingomonasLysobacter是采矿区与冶炼区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GeobacterLuteolibacter在采矿区有较高的LDA得分,Thiobacillus在冶炼区具有较高的LDA得分. Spearman相关性、方差分解(VPA)和随机森林预测(RF)表明,Sb、As、有效态锑[Sb(Bio)]和有效态砷[As(Bio)]是影响锑矿不同功能分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冗余分析(RDA)显示,对属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大小为:As(Bio)>Sb(Bio)>Sb>As,Sb及Sb(Bio)和Nitrospira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和Thiobacillus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通过深入研究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重金属有效态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效应,可为锑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9.
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目标、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抽取了18个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关键要素,综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以下简称ISM)、模糊绩效理论、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要素进行了聚类分析,给出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七大体系,并对七大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特种设备监管部门抓住关键,实施重点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0.
硫磺和硫酸亚铁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堆肥反应器控制堆肥条件,研究外源添加剂硫磺和硫酸亚铁在鸡粪好氧堆肥中的保氮效果。结果表明:与无添加剂的对照(CK)比较,堆肥中添加硫磺(T1)对堆肥升温和高温期的维持有一定影响,添加硫酸亚铁(T2)对堆肥升温和高温期的维持均无显著影响,而同时添加硫磺和硫酸亚铁(T3)更有利于高温期的持续,加速有机物的降解。添加硫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