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黄豆(Glycne max)的一个生长周期内,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植物系统中Cd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黄豆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植物系统中这种复合污染的短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模拟酸雨和Cd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都有致害作用,但Cd污染的效应大于模拟酸雨的效应,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环境效应大于这2种污染物的单因素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pH值为3.5的模拟酸雨和20 mg·kg-1Cd的处理组合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危害最严重.尽管在短期内,协同作用仅在土壤交换态Cd含量、黄豆茎和根中的Cd含量这3项指标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这种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和环境效应值得关注,这2种污染物长时期共同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2.
累托石-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除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累托石-粉煤灰颗粒吸附剂制备工艺条件及其去除铜冶炼废水中Cu(Ⅱ)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累托石与粉煤灰的比例为7∶3,另加入15%的添加剂(St)和50%的水,焙烧温度为500℃时,制成的颗粒吸附剂不仅吸附效果最佳,而且其散失率较低。在不调节铜冶炼工业废水pH值的条件下,颗粒吸附剂用量为0·01g/mL,作用时间为60min,温度为25℃(常温)时,Cu(Ⅱ)的去除率达99·5%,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3.
在职业健康执法检查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企业中的哪些人需要参加职业健康检查?说法不一.存在许多疑问.而且我们有些执法人员也把握不准。本文通过一些法律法规的分析.希望给职业健康执法检查工作带来一点帮助,以此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维护安监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形象。一。  相似文献   
174.
为了解天津市PM2.5-O3复合污染特征及来源,基于2017~2019年高时间分辨率PM2.5、 O3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对复合污染下天津市VOCs浓度水平、化学组成及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2019年,天津市复合污染日为34 d,分布在每年的3~9月,年度变化呈现稳中略升趋势;小时ρ(PM2.5)在75~85μg·m-3时,小时ρ(O3)存在峰值区(301~326μg·m-3).复合污染下ρ(VOCs)为72.59μg·m-3,烷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质量分数分别为61.51%、 20.38%、 11.54%和6.57%; VOCs中浓度较高的前20种物种的浓度均上升,其中乙烷、正丁烷、异丁烷和异戊烷等烷烃类物种质量分数上升,烯烃和炔烃类质量分数略下降,芳香烃类中的苯和1,2,3-三甲苯质量分数略升....  相似文献   
175.
2018年大连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废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掌握大连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大连海域船舶排放对大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监测数据,采用基于功率的动力法估算出2018年大连海域船舶排放清单,并利用WRF、SMOKE、CMAQ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1月、4月、7月、10月船舶排放对大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大连海域船舶共排放SO2 7 606.23 t、NOx 30 990.13 t、PM10 1 212.02 t、PM2.5 969.58 t、CO 3 339.10 t、HC 1 414.63 t、CO2 2 546 299.67 t。其中,客船、散货船、油船和多用途船的排放占比较大,排放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连湾、大窑湾附近及周边航道。受气候因素影响,不同月份的船舶排放对大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同,其中,1月、4月和10月受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是旅顺口区和金州区,而7月受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是甘井子区。  相似文献   
176.
以电厂湿法脱硫石膏为原料,利用XRD、SEM、EDS和XRF等分析技术,对其颗粒形貌与化学组成、杂质赋存状况、粒径分布等基本颗粒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脱硫石膏中不同形貌颗粒的化学组成与杂质的赋存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颗粒主要由圆饼状、板状、球状和不规则颗粒状组成;其中,板状颗粒主要由CaSO4·2H2O组成,圆饼状颗粒则由CaCO3和CaSO4·2H2O组成,且CaCO3分布于颗粒芯部,球状和不规则颗粒主要由铝硅质、钙硅质矿物组成。对于不同的杂质,其引入方式也不相同。与精细化工与先进材料制备所要求的颗粒粒径与分布相比,湿法脱硫石膏粒径较粗,且分布较宽。  相似文献   
177.
通过静态水培试验探讨了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对55mg/L和155 mg/L锰(Mn)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的水浮莲鲜重、干重以及相对生长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55 mg/L Mn处理、对照处理、155 mg/L Mn处理.155 mg/LMn处理的水浮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与55 mg/L Mn处理.水体Mn质量浓度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1 d时55 mg/L和155 mg/L处理的Mn去除率分别为31.44%和18.53%.与之相反,水浮莲的Mn质量比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收获时55 mg/L Mn处理的根和茎叶中Mn质量比分别为7 090 mg/kg和6130 mg/kg,而155 mg/L Mn处理的根和茎叶中Mn质量比分别为12 320 mg/kg和12430 mg/kg.55 mg/L和155 mg/L Mn处理的水浮莲茎叶与根的Ca、Mg含量总体上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研究表明,水浮莲在净化Mn污染水体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8.
采用室内盆栽方式,以两年生落羽杉属杂交树种"中山杉406"(Taxodium‘Zhongshanshan 406’)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渍水和淹水3种处理,研究了水分条件对中山杉406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摩尔分数(Ci)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山杉406的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同样,不同处理间的Tr、Gs和Ci等光合参数无明显规律。光合-光强响应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饱和限制。不同光强下,对照与淹水处理的中山杉406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渍水处理,但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光饱和在对照处理显著(P〈0.05)高于渍水和淹水处理。在渍水和淹水下,中山杉406的光合特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湿耐水特性,在湿地的恢复与构建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9.
水环境应急快速监测QA/QC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国家缺乏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技术规定情况,重点研究了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通过对应急备战状态和应急实战状态两大环节9个要素的操作层面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实用的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0.
奥地利是地处欧洲中心的绿色国度,兼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点。73%的地面覆盖着森林和牧场,20%的土地为肥沃的农田,总长10万公里的河流和小溪流淌在这个美丽的国家。在奥地利,环境保护事业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上至联邦当局和州政府下至乡镇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环境保护法规和条例日趋完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