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l-PAHs)是多环芳烃的氯代衍生物,其毒性与母体相当甚至高于母体,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且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潜在威胁.微生物降解是环境中去除有机物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Pc)为代表,优化了Pc菌对氯代蒽的降解条件、探究了降解效果以及降解动力学,并分析了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Pc菌对氯代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当液体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4.5,Pc菌接种量约为每毫升1×10~5个时,在35℃,120 r·min~(-1)的恒温摇床中培养6 d后,接入浓度为100 mg·L~(-1)的底物能够达到较高的降解效率.在此条件下降解16 d后9-ClAnt和9,10-Cl_2Ant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6.45%和92.83%.动力学分析表明,Pc菌降解氯代蒽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分析降解过程,检测到5种降解中间产物,结合生物催化反应的特点推测了氯代蒽可能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42.
采用酸化、萃取、反萃、除氟、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氟苯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工艺条件为:以硫酸为酸化剂,pH小于等于1;萃取温度10~25℃,搅拌时间大于4min,油水比(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0;反萃碱油比(NaOH溶液体积与油相体积比)1:3,NaOH质量分数10%;除氟时先加入2倍理论计算量的氯化钙、后加入氧化钙调pH至7~8;电催化氧化时粒子群电催化反应器槽电流2.0~2.5A,停留时间40~60min。处理后废水的COD、苯酚、F^-、石油类去除率分别高于99.3%,99.9%,99.8%,99.9%,苯酚回收率高于93.5%;出水COD、苯酚、F^-、石油类的浓度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3.
应用密度泛函方法(DPT)在B3LYP/6-311G**水平上全优化计算25个取代芳烃的量子化学参数,结合疏水性参数与化合物对呆鲦鱼的急性毒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经逐步回归筛选变量后,所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及去-法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67和0.907。用预测集样本进行了外部预测,所得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2ext和外部预测集交互检验Q^2ext分别为0.881和0.836。模型结果显示:分子疏水性参数logP较大时具有较大的脂溶性,化合物的毒性较大;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苯环的正电性越大,化合物的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44.
研究啶虫脒和对甲酚在单组分、双组分水溶液中在大孔吸附树脂D201和氨基修饰的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ZH202上不同温度下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2种吸附剂对单组份两种吸附质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对甲酚和啶虫脒在2种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均属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双组分吸附体系下,在较高平衡浓度下,呈现协同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45.
水中2,4-二硝基酚超声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照冰  郑正  费正皓  郑有飞 《环境化学》2008,27(2):186-189
研究不同添加剂对水中2,4-二硝基酚超声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CuO,CCl4,O3,KI和NaCl可有效促进2,4-二硝基酚的超声降解,而Na2CO3显著抑制其降解.2,4-二硝基酚超声降解主要归因于·OH等活性自由基的氧化作用.2,4-二硝基酚降解过程中析出的NO2-浓度先增加后减少,而NO3-浓度一直升高.  相似文献   
46.
将平板微滤膜与A2/O工艺结合构建了A2/O-MBR中试系统,探讨了中试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可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对COD平均去除率达到了43%。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在最佳工况下COD、NH3-H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98%和80%。  相似文献   
47.
利用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水作为源水,在常规处理工艺对源水进行前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树脂吸附处理工艺探讨了新型吸附树脂对水源水的处理效果和树脂吸附剂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吸附树脂按照ZH-02、ZH-03和ZH-00的顺序进行组合,对经沉淀砂滤预处理后的饮用水源水中微污染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处理2 000 BV后需对树脂进行再生,用2~2.5 BV的醇碱在常温下脱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脱附效果较好,对水源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原料成本大约为3.9元/t.  相似文献   
48.
江苏省太湖应急防控形势及对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8年-2010年来太湖水质状况、蓝藻暴发状况及影响因素、湖泛发生状况及成因、蓝藻生长对湖体水质的影响、蓝藻与湖泛对饮用水安全影响进行了研究.简述了环保、建设、水利、气象、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部门和单位,在监测预警、供水保障、调水引流、打捞蓝藻、生态清淤、控源截污、人工增雨、统筹协调等方面团结协作、多措并...  相似文献   
4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四十里湾海域(设置马山寨和石沟屯两个取样点)海水及贻贝Mytilus edulis、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栉孔扇贝Chlamys gloriosa和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等贝类样品中氨基脲含量分别进行检测。本方法氨基脲的线性范围为0.5μg/L~20.0μg/L,相关系数大于0.99。该研究所得的结果可为四十里湾海域贝类氨基脲污染的净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0.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在873K温度下炭化6h制备了小麦秸秆生物炭(WBC),再用KOH浸渍法制备了3种碱炭比(质量比为1:1,2:1和3:1)的改性秸秆生物炭(WBCK1、WBCK2和WBCK3).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3种WBCK结构特征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通过批量吸附实验,探讨了3种WBCK对溶液中四环素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相比于WBC,WBCK有更丰富的孔径结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且对四环素的吸附容量显著增加.3种WBCK对四环素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大小顺序为k2(WBCK2) > k2(WBCK3)> k2(WBCK1).WBCK对四环素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吸附机理较复杂.3种WBCK对四环素的吸附均为自发、吸热、熵增加过程.当溶液pH值范围为4.0~8.0时,3种WBCK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较高.3种改性WBCK均可重复使用,其中WBCK2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去除效率仅下降1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