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沈阳松下蓄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大量的环境负荷物质(铅、酸等)。为此,公司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持续不断地进行环境治理和清洁生产,努力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据了解,长期以来这家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对产生的污染进行源头削减,降低工程不良和工程损耗活动,  相似文献   
42.
美国飞机制造业巨头波音公司4月3日宣布,他们已成功完成氢电池动力飞机的试飞,这也是全球第一次利用氢电池的飞行。这项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推动航空业发展“绿色飞机”。  相似文献   
43.
基于长江流域138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应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分别对各站点的月降水序列进行EEMD分解,然后,运用时滞相关分析和逐步变量选择的方法,以识别长江流域月降水周期振荡和长期趋势的显著影响因子,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长江流域月降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近50多年来,长江流域各站点的月降水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尺度振荡特征。(2)流域内各站点月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表现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以及鄱阳湖流域是月降水长期趋势显著增加的集中区,而岷江中游以及洞庭湖流域的南部是月降水长期趋势显著减少的集中区。(3)厄尔尼诺1+2区的平均海表温度(NINO1+2)的过去模式是影响长江流域月降水周期振荡的主要气候因子,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GlobalT)是影响长江流域月降水长期趋势的主要气候因子。(4)基于已识别的影响因子构建的月降水量预测模型在旱季的预报性能高于雨季,并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预报性能高于其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44.
洪涝灾害是长三角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研究,可为加快该地区韧性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运用强制确定法、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维度对2008~2018年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时间序列上,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城市韧性指数均值从0.256 5增加到0.354 2;城市间韧性指数差异程度有所增大,韧性水平处于非均衡化发展阶段。(2)空间格局上,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存在明显分异,呈现“中心-外围”韧性递减的分布特征;各韧性等级城市数量结构从以上海为核心的单核分布模式向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核心的橄榄型分布模式演变。(3)空间关系方面,除2009年外,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指数均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但全局莫兰系数偏低,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并且经历了“分散-集中-分散”的变化过程;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指数局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的城市数量约占20%,其中“低-低”集聚类型区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5.
通过接种Penicillium sp.和模拟小麦根际环境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隆在Penicillium sp.和小麦根际分泌物协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丰富了土著微生物和外源微生物,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Penicilliumsp.的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降解半衰期为8.6 d,其降解速率是接种Penicillium sp.的非根际土壤的1.8倍,是普通根际土壤的2.7倍.继续追加甲磺隆的试验表明,接种菌株Penicillium sp.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6.
基于2015年武汉市都市发展区30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8遥感影像反演近地表温度(LST),运用地统计学、地理加权回归(GWR)等方法,分析都市发展区、生态绿楔以及主城区四季LST时空分布规律和各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更全面、科学地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缓解热岛效应提供借鉴.结果 表明:(1)与单一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相比,线性逐步回归(LSR)可以寻找最优的多驱动因子组合模型,与LSR拟合的结果相比,GWR模型R2值提高了0.04~0.09,且AIC值均明显减小;(2) LST存在空间聚集关系,“高-高”聚集主要发生在主城区、新型城镇发展区、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等更容易造成高温聚集的人工表面,其中夏季“高-高”聚集网格数最多且占比最大,而“低-低”聚集四季均主要发生在各大湖泊水系;(3)绿楔生态用地降温幅度各异,春季降温幅度不明显,夏季降温幅度最显著,各绿楔生态用地降温均超过2℃,且在一定范围内,LST随着与绿楔距离增大而升高,达到一定距离时,会随着与绿楔距离增加而趋于平缓或呈下降趋势;(4)与前人研究相比,景观格局对LST变化的解释程度整体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快速城市化导致人工表面积增加,相应的人工绿地也将增加,使得城市景观格局更加零散,导致LST受多种相互作用因素的影响;(5)影响四季LST的驱动因子空间差异较大,夏季土地覆盖和景观格局与冬季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和人为活动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说明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这些驱动因子对全域升温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7.
培育绿色产品市场,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是缓解环境危机,促进社会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21世纪市场的主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培育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8.
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在改变落后、走向富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紧密联系的难题制约。其核心问题是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问题。全方位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对策。我国以地大物博、出产丰富著称于世,从总量看是资源富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极低。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作为工业原料的35种主要矿产,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特别是我国矿产资源共伴生矿多、贫矿多、地域分布不均衡,这些不利因素都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  相似文献   
49.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要求,针对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特征,描述了“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背景、系统总体结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信息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实现信息共享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系统网络的集成式服务模型、动态网页制作、元数据库构建、统计信息的空间化表达方法、空间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各类现代农业思潮的产生背景,思想出发点以及所倡导实施的技术体系的分析,阐述了现代农业思潮的实质是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是人们对现代常规农业反思的结果,并指出现代农业思潮有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