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9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492.
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493.
494.
通过对一台储氧卧罐检验结果的分析及对历闪检验民政部的比较建议对这台容器进行判废处理,但由于生产需要,该容器不能立即更新,专家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用声发射仪监控,延长使用期一年的意见。  相似文献   
495.
利用臭氧氧化方法处理海洋油气管道清洗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降解COD过程中臭氧投加量、p H和进气流量3个因素对废水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臭氧投加量、p H和进气流量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并优化,得到了臭氧氧化降解COD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COD的去除率具有显著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分别为:臭氧投加量为9.5 g/h,p H为8.92,进气流量为2.33 L/min。在此最佳条件下,COD最大去除率为39.21%,而模型的预测值为38.06%。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496.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后,露天边坡受地下采动影响,由于两种采动影响部分重叠,造成两种采动效应相互作用,构成复合叠加效应,使得上覆岩体变形机制更加复杂、变形波及范围广。以北京某矿的开采工程实际为背景,研究了复杂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下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地表变形的动态演变规律、滑移机制和破坏区的界定等内容,并得出了其开采过程中的动态破坏范围及其移动参数的演变特点,从而为矿山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97.
为了更加准确的预测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针对“三率”各评价指标与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综合指标具有区间型属性特性,运用灰靶决策理论,提出了基于熵值加权法与多指标加权灰靶相耦合的决策模型。该模型引入“奖优罚劣”变换算子,对样本矩阵进行无量纲初始化处理,结合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综合指标F临界值的决策模型,将综合指标F值在200~400内以10为步长形成了21个评价方案,对综合指标F的临界值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在章村煤矿的现场实际应用,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98.
以北京西山地区的典型侧柏林为研究对象,于2009—2010年采用LI-8100土壤CO2通量自动观测系统全天候观测样地的RS(土壤呼吸速率),分析其在典型日、月际、季节、年内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异特征,并通过单一和二元混合模型分析T(土壤温度)、VWC(土壤体积含水量)对RS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典型日RS的昼夜变化规律不明显,峰值出现在12:00—14:00;RS的月际、季节、年内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形日均值,日均值变化范围在0.03~7.84 μmol/(m2·s)之间;T的典型日、月际、季节、年内变化均呈单峰形;VWC变化规律不明显. ②Q10(土壤温度敏感系数)季节性变化差异显著,最大值(3.56)出现在冬季,最小值(1.31)出现在春季;2009年、2010年、2009—2010年观测期间Q10平均值分别为2.01、2.03和2.10. ③T和VWC对RS的变化解释能力分别为82.8%、20.5%,而T和VWC复合模型对RS的解释能力为82.6%.   相似文献   
499.
在企业安全生产、政府安全监察的双重需求下,自2000年以来,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在我国承压类特种设备中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按照技术积累、工程试用、法规引用、标准转化、全面开展和总结提升等六个阶段,对RBI技术在我国石化成套装置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RBI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0.
在单独净化槽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现有的自来水化工程相配的家用化粪池,研发多户化粪池联用的高效新型净化槽,将单独净化槽的二级厌氧、一级好氧改为一级厌氧、二级好氧过程,提高好氧生物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便于推广应用。调查了多户生活污水量对新型净化槽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其抗冲击性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两级好氧和生物滤床的技术特点,新型净化槽的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当进水量为50 L/d(相当于实际净化槽6家农户污水排放量)时,净化槽出水COD、BOD5、NH3-N、浊度可分别达到22.67 mg/L、7.8 mg/L、8.3 mg/L、1.79 NTU,各项出水指标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即使在进水量为70 L/d时,出水水质的BOD5仍低于20 mg/L,证明新型净化槽对进水量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