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甲基1605又称甲基对硫磷,结构式为:采用三甲胺法生产,主要反应过程如下:该厂今年产量预计达四千吨,每天从氯化物工序排出废水40-50吨,  相似文献   
62.
萃取第三相形成过程中废水处理的去污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漏斗试验法研究了[β-萘磺酸+劳伦酸(钠)]-水-三辛胺(煤油)体系的萃取去污机理,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除水溶性β-萘磺酸和劳伦酸的可溶部分各自与三辛胺萃取剂反应生成胺盐,并进一步聚合后形成萃取第三相外,劳伦酸的悬浮颗粒部分被第三相粘结除去,劳伦酸钠以分子形态被第三相吸附除去。并在合适的萃取条件下所涉及体系以COD计的去污率可达到95%左右。由此提出"萃取-混凝-浮上"的去污机理。  相似文献   
63.
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氮污染已日益严重 ,但现有的生物脱氮技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世界各国研究者纷纷研究改进技术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固定化生物脱氮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文章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包括固定介质、主要的固定化方法和技术以及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生物脱氮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4.
磺胺类抗生素的活性炭吸附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煤质活性炭对3种磺胺类抗生素(浓度在1~2 mg/L之间)的吸附处理过程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3种磺胺类抗生素在2~3 h之内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准一级动力学对其吸附动力学的模拟结果良好,且SMZ、SM1和SM2的一级吸附动力学常数k1分别为0.029、0.024和0.017 min-1,3种抗生素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3.75、3.23和2.95 mg/g,SMZ的平衡吸附容量最大,最先达到吸附平衡,且平衡浓度也最低。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过程中,吸附前期的阻力主要是内扩散,而吸附后期较低浓度的抗生素吸附过程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膜扩散;采用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描述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过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5.
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发光细菌毒性、活性污泥脱氢酶毒性、硝化抑制毒性3种方法测定Hg、Cd、Zn、Pb 4种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毒性,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毒性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最高,测得的重金属半数有效浓度(ECSO)最低,4种重金属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抑制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Hg>Cd>Zn>Pb;活性污泥脱氢酶毒性和硝化抑制毒性的测定结果与发光细菌毒性测定结果相比,灵敏度相对较低,测得的重金属ECSO相对较高,测得的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抑制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Cd>Hg>Zn>Pb,与测得的活性污泥硝化速率抑制程度大小顺序一致.但2者测得的EC50有所差别.为了更准确的判定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毒性影响.至少应取不同的重金属毒性终点指示指标做一组毒性实验,而不能以发光细菌毒性测定结果作为唯一的判定依据,这可能会过分夸大重金属对污水处理工艺的冲击能力,导致污水处理成本无谓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