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电解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无污染、在常温常压下可进行的特点,可单独使用,也可在流程中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而且操作简单。通过对电解法处理采油废水的室内研究,筛选出适合采油废水处理的电极材料,并对影响电解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使用析氯阳极(铱/Ti)、电流密度5 mA/cm~2、电解时间150 min、极板间距10mm、pH约为8时,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2.
83.
采用悬浮态光催化反应系统,以含氮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光催化过程中光照时间、pH值和甲酸浓度对氮素形态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照时间小于90 min时有利于氮素的氧化,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氮素的还原;酸性条件下有利于氮素的还原,碱性条件下有利于氮素的氧化;甲酸是一种优良的还原剂,甲酸加入量小于50 mmol/L时有利于氮素的还原,大于50 mmol/L时有利于氮素的氧化。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索石油污染土壤中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情况,在考察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选择喹啉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从45份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155株降解喹啉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株,从中选择降解效率较高的2株喹啉降解菌命名为Q5和Q24,进行喹啉的降解性能研究,比较了单一优势菌株、人工复合菌群和土壤中的自然菌群对喹啉的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自然菌群对喹啉的降解效果好于单一的优势菌株和人工复合菌群。  相似文献   
85.
油水沉降罐是油田集输系统油水分离的主要生产设施。油水沉降罐生产过程中的呼吸会向大气中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烷,是油田挥发性有机物和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目前,针对国内油田油 水沉降罐呼吸气的排放鲜有基于实测数据的规律分析。文章选择国内油田联合站内典型油水分离处理工艺中的沉降罐,通过对各类油水沉降罐进行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内分析,总结得到了油水沉降罐呼吸气的排放规律,不同功能储罐、温度、液面高度、生产工艺等对排放规律的影响以及排放气体特征,为油田集输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油气损耗核算和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在实验室装置上着重考察了化学药剂对吸入式气浮净化机除油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药剂对浮选速率常数有明显影响,不同化学药剂及用量其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87.
为解决纺织行业水回用问题,采用陶粒和活性炭组合填料生物滤池对锦纶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净化,并考察了气水比和水力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良好,平均出水COD、NH4 -N和TN分别为32 mg/L、1.5 mg/L和8.1 mg/L.随着气水比的增加,COD和NH4 -N平均去除率相应提高,TN平均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当气水比为2∶1时,COD、NH4 -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30%、84.24%和42.18%;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COD、NH4 -N和TN平均去除率均降低,当水力负荷为0.39 m3/m2·h时,COD、NH4 -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33%、84.81%和42.54%.  相似文献   
88.
确定面源恶臭挥发率的方法一般有两种:间接采样法和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由于具有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样设备的选择会影响到恶臭样品的组成,通过对比可知,由动态采样器和静态采样器确定的恶臭挥发率的结果是不同的.用风洞法确定的恶臭挥发率与用问接法确定的恶臭挥发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恶臭扩散模型的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89.
为了探索石油污染土壤中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情况,在考察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选择喹啉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从45份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155株降解喹啉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株,从中选择降解效率较高的2株喹啉降解菌命名为Q5和Q24,进行喹啉的降解性能研究,比较了单一优势菌株、人工复合菌群和土壤中的自然菌群对喹啉的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自然菌群对喹啉的降解效果好于单一的优势菌株和人工复合菌群。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固定化微生物在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以实验室筛选出来的高效降解菌 Q5 为生物活性物质,利用生物大分子仿生合成出的纳米多孔氧化硅为载体,通过表面吸附同定化方法将其固定,制备出固定化微生物.考察固定化微牛物初始 pH 值、温度、摇床转速和菌种的接种量对喹啉去除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去除条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固定化微生物与游离菌种对底物的去除情况,研究单一固定化菌种对不同浓度的喹啉的去除情况,考察固定化微生物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 Q5 经固定化后,对喹啉的去除能力大大增强,在 500 mg/L 浓度下,40 h 固定化 Q5 对底物去除率达96.6%,远高于未固定化 Q5 的去除率 56.1%;对于高底物浓度,固定化微生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初始底物浓度为1 500 mg/L,反应 70 h 后去除率为 91.6%,且这种固定化微生物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