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31篇 |
综合类 | 177篇 |
基础理论 | 27篇 |
污染及防治 | 24篇 |
评价与监测 | 6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针对冷库输氨管道老化腐蚀从而发生泄漏问题,建立开放空间氨气泄漏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分析了泄漏时间、泄漏速度和环境风速对氨气在开放空间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时间对氨气浓度分布影响很大,随着时间增长,空间各点氨气浓度总体逐渐增大后稳定不变,不同点浓度增大的路径不同,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不同;泄漏速度越大,氨气在同一时间内扩散范围越大,对大气环境危害更严重;风速越大,扩散区域有所偏移,但区域内氨气浓度变化不大。研究结论可为冷库氨泄漏事故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2.
用MOUDI采样器分级(0.18~18μm,8级)采集北京(BD)及美国亚特兰大(GT)2011年7、8月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有机碳(OC)及元素碳(EC).结果表明,由于石英膜结构在灼烧过程中变化,空白膜激光值在OCEC分析过程会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扣除空白膜激光值变化后手动确定切割点,即激光校正切割可以提高切割点准确性.采用激光校正切割法得到的OC、EC浓度及粒径分布与有氧无氧切割法不同.一些样品切割点出现在通氧前,原因可能是气溶胶中金属等可在无氧环境中催化氧化EC或受热后分解、变色的吸光物质含量较高等.GT气溶胶碳质组分浓度低于BD,且除GT采样点EC外,均呈双峰分布.BD及GT两个采样点OC浓度在0.56~1.0μm、3.2~5.6μm两个粒径段出现峰值,采样期间BD峰值浓度分别为(2.82±1.59)μg.m-3、(1.95±0.76)μg.m-3,GT峰值浓度分别为(1.28±0.41)μg.m-3、(0.64±0.19)μg.m-3.BD采样点EC浓度峰值出现在1.0~1.8μm、3.2~5.6μm,分别为(0.32±0.24)μg.m-3、(0.26±0.19)μg.m-3.GT采样点EC呈三峰分布,集中于粒径更小的气溶胶中,粒径为0.18~0.56μm气溶胶中EC含量占总采样粒径段44.6%.GT采样点OC、EC浓度均较BD更集中于积聚模态,原因可能为夏季GT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而BD存在较多工业活动等排放. 相似文献
153.
复合催化剂PWn/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合成了PWn/TiO2(n=11,12)两种复合催化剂,运用FTIR,TG-DTA,BET比表面积,SEM,FL等手段对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甲醛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PWn/TiO2复合催化剂中的钛醇基团可在PW11的缺位位置发生化学键合作用,导致复合体系中结构的变化,光催化活性较低;PWn/TiO2复合催化体系中不仅保持了PW12完整的Keggin结构,而且,经350℃焙烧处理后PW12与TiO2形成载流子的有效迁移,使得复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纯TiO2,2种复合催化剂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L-H机理,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PW12/TiO2(350℃焙烧)和PW11/TiO2(300℃焙烧)为催化剂时,光催化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1243min^-1,0.005214min^-1。 相似文献
154.
155.
本文基于2022年5月现场调查,研究了北黄海辽东半岛东部邻近海域溶解甲烷(CH4)的分布、影响因素及海-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溶解CH4浓度为3.2~11.2 nmol/L,饱和度为103%~364%,高值区位于鸭绿江口近岸海域,随着河口向海延伸,表层海水溶解CH4浓度逐渐减小,而底层海水溶解CH4浓度升高;鸭绿江冲淡水的输入致使近岸海域溶解CH4浓度显著升高,而沉积物有机质降解使得离岸海域底层海水溶解CH4浓度升高;该海域海-气CH4交换通量为0.7~61.1μmol/(m2·d),是大气CH4的源,近岸海域显著高于离岸海域。鸭绿江冲淡水的输入即使在平水期(5月)已经对邻近海域溶解CH4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河口等近岸海域海-气CH4交换通量的研究对于评估我国陆架边缘海对大气CH4的贡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6.
被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的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可同时采集气态与颗粒态大气污染物的被动采样装置中放置涂有薄层凡士林的载玻片,用于采集大气悬浮颗粒物,利用粒度粒形仪分析样品粒径分布特征,并深入探讨风速以及采样罐外壁添加300目滤网(孔径50μm)对样品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内静风与室外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添加滤网可有效阻止50μm的粗颗粒组分进入采样罐;而在室外有风的条件下,添加滤网后仍有粗颗粒进入采样罐中,但进入概率与风速大小之间无关.观察粒径10μm以下颗粒的分布曲线,室内静风条件下得到的分布曲线与主动采样得到的结果极为类似.而在有风条件下,3~5μm的颗粒组分比重有所减少,6~9μm颗粒组分比重明显增加.上述问题在被动采样器的使用中需予以考虑,结合样点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添加滤网. 相似文献
157.
为查明桂东地区地热水中氟的分布规律及其富集过程,对桂东地区典型高氟地热水分布区27件地热水样品进行水化学特征及其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高氟地热水主要分布在桂东地区东北部区域,F浓度(指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7.1 mg/L;高氟地热水以Ca-HCO3型或Na-HCO3型偏碱性水为主,水温为26.7~83.4℃,平均水温为46.0℃,TDS普遍低于1 g/L,属于低矿化度低温地热水;地热水中高浓度F-主要来源于花岗岩中萤石、铝硅酸盐等含氟矿物的溶解;利用PHREEQC软件模拟计算地热水中萤石(CaF2)和方解石(CaCO3)矿物饱和指数结果表明,地热水中CaCO3全为过饱和状态,而CaF2饱和指数随地热水中F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由不饱和逐渐达到过饱和状态,当水温较高时,含氟矿物溶解释放F-进入水相中,同时溶解进入地热水中的Ca2+与围岩表面吸附的Na+发生了离子交换作用,使地热水中Na+大量富集,并降低水相中Ca2+含量,从而促使CaF2矿物的溶解,增加地热水中F-含量,形成高氟地热水. 相似文献
158.
为探明华北典型丘陵地区——安阳市龙安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共检测了龙安区内127个监测井的24项水质指标,开展区域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污染成因研究;在水化学统计和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对污染物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解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污染源。结果表明:龙安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区域内93.0%的地下水样品中NO3 −浓度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限值,最大超标倍数为47.1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样品中NO3 −污染指数最大值为48.10,其中27%的样品处于较重污染状态,19%处于严重至极重污染状态;SO4 2−处于中度污染状态,Cl−、NH4 +、F−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综合污染指数为0.01~34.69,地下水水质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有4%的样品处于极差状态,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NO3 −、NH4 +、SO4 2−、Cl−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区域中部,且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特征;F−浓度高值区分布于地下水滞留区,且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状况主要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159.
<正> 污养鱼体的酚异味是污水养殖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产生异味的鱼酚阈值、评价标准进行探讨。一、材料与方法: 1.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水样取自本市易家墩地区某污水渠,测定其污染物含量,再稀释成不同浓度进行试验,试验鱼取自某养殖场未受到污染的3—7Cm长鲢与鳙鱼鱼苗。 相似文献
160.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某大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了公众参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填写问卷表的形式对建设项目周围、半径500m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公众地环境质量的评估,在认定主要污染因子及改善环境的要求上,其优先选择的均为噪声及大气因素,其次希望为改善道路交通及加强绿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