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以蔗渣基分子筛为吸附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法研究其去除水中Pb~(2+)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8 g/L,溶液p H为5.5,平衡时间为60 min时,对初始浓度为10 mg/L Pb~(2+)的吸附率可维持在93.55%以上。蔗渣基分子筛对Pb~(2+)的吸附动力学服从Mc Kay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23.
淀粉污泥酸处理产氢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淀粉厂厌氧活性污泥为对象,探讨了经酸处理后污泥的产氢特性.结果表明,酸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产氢量均大于未经处理的活性污泥反应系统,其中最适产氢酸处理pH值为4.0、处理时间为0.5 h.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活性污泥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获得酸处理活性...  相似文献   
24.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广西岩溶地区某铅锌矿区农田土壤中Cd、Zn、Pb、Cu四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Cd、Zn、Pb、Cu的污染,且水田污染较旱地严重;与广西土壤背景值相比,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Cd,在水田和旱地中超标率均为100%,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312.94和33.67;其次是Zn,在水田和早地中超标率分别为100%和34%,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38.34和2.11;污染最轻的为Cu,超标率仅为7%.空间分析表明,有效态Cd、Zn、Pb、Cu的块金系数分别为2.7%、0.2%、6.5%、0.13%,体现了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四种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在离原铅锌选矿厂较近的西北偏西面有效态Cd、Zn、Pb、Cu含量最高,沿着西北偏西至东南偏东的灌溉渠流向,有效态Cd、Zn、Pb、Cu的含量呈递减趋势,东部旱地有效态Cd、Zn、Pb、Cu含量相对较低.土壤有效态Cd、Zn、Pb、Cu在污染区的空间分布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密切,有效态Cd、Zn、Pb、Cu与pH、阳离子交换量、粘粒都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则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5.
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厌氧毒性实验、恢复实验和特征毒性模拟实验,研究了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000 mg/L氨氮浓度下产甲烷活性均大于85%,说明相应氨氮浓度范围,垃圾渗滤液基质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恢复实验后活性得到完全恢复,属代谢毒性。模拟废水氨氮浓度大于1 000 mg/L浓度时,开始出现抑制;氨氮浓度大于3 000 mg/L时,有明显抑制,产甲烷活性下降32.1%;相同氨氮浓度下,渗滤液最大活性区间滞后于模拟废水,产甲烷活性也小于模拟废水,存在除氨氮以外的毒性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龙江河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研分析广西龙江河流域内工业企业发展情况、重点污染源排污特征及流域污染监控现状,探索该河流域水环境突发事件智能化监控预警系统构建的思路。提出以水质常规五参数、有机物指标、富营养化指标、特征性指标、生物指标等为重点监控因子,根据全流域监控与分片监控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河流水质自动站基础上增加建设2座水质自动站。同时,结合龙江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运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监控预警系统,实现立体感知、多维数据融合、数据高速传输、信息实时发布、超标预警、可视化展示、应急决策指挥等功能。  相似文献   
27.
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流域环境风险内涵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流域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流域生态风险评价、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突发事件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主要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突变理论或经验公式(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从复杂动态系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北部湾北部海洋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潮间带主要受Hg、油、COD、Cd、Zn污染,浅海主要受油污染;潮间带水质、鱼类、底质、浅海丰水期底质均隶属Ⅲ级标准,严重污染。浅海表层水质及枯水期底质隶属Ⅱ级标准,一般污染。浅海底层水质及鱼类隶属Ⅰ级标准,不受污染;水质、鱼类、底质三要素综合评价,潮间带隶属Ⅲ级标准,浅海隶属Ⅱ级标准。  相似文献   
29.
本文应用多目标灰色系统决策方法,对近海功能区划分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区划方法,将专家评判法引入决策过程.综合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跨部门的功能区划体系,并以广西北海市近海为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0.
北海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捕自北海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北海中华白海豚肝脏中各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各组织中CM、Pb、N、Zn和Hg的含量水平相差悬殊,Zn的含量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