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环境中二噁类物质的来源与降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些典型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口恶口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结构、性质和来源等,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二口恶口英类物质等化合物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2.
超声波/H2O2/CuO协同氧化降解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uO为催化剂,利用超声波(US)、H2O2及US/H2O2降解苯酚模拟废水,考察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uO催化作用明显;H2O2投加量的增加对降解反应先促进后抑制;溶液pH值先升高后降低,当溶液初始pH值为5.50时,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在溶液初始pH值为5.50,CuO加入量为1mg/mL,H2O2投加量为40mmol/L时,US/H2O2/CuO降解苯酚的速率常数(k)为3.04(10-2min-1,明显大于US、US/H2O2、H2O2/CuO处理下的k值(5.25(10-4,2.31(10-3,2.31(10-2min-1),降解过程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电动自行车在交叉口的安全特性,减少交通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在运用TCT技术分析电动自行车交通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7个典型的四相位信号控制平面十字形交叉口,利用SPSS软件分别选取线性、多项式及指数函数对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冲突调查数据进行拟合,构建了电动自行车的交叉口交通冲突模型。最后,结合所获得的交通冲突模型的各项参数,运用欧几里德贴进度评价方法,建立了交通冲突强度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评估交叉口路段电动自行车的运行安全性。结果表明,散点化的比较方法不仅可以对同一交叉口的不同进(出)口道的电动自行车交通冲突强度进行分析,还能对不同交叉口同一冲突类型的安全状况进行对比评价。  相似文献   
114.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市政雨水口作为收集雨水的构筑物,可以改造为源头截污设施。试验采取雨水口增设截污网篮的形式,对雨水口进、出水进行了采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在雨季初期及降雨间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径流污染负荷尤为明显。截污装置以物理截留功能为主,对SS去除效果较好,场降雨平均去除率为54.5%,对COD、可滤残渣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截污装置作为一种简易净化措施,可以应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地区的市政雨水口,起到控制径流污染、缓解黑臭水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5.
再生水具有就近易得、水量大且稳定等突出优点,已成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再生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景观回用过程中可能会加剧藻类水华爆发风险。在藻类生长的早期阶段,采用紫外线处理有可能将再生水中藻类生物量控制在低风险范围,从而预防再生水景观回用水体中发生水华。以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典型样品,考察了紫外线(254 nm波段)对典型微藻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调制荧光技术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紫外剂量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以及对藻细胞膜完整性和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密度约为7×104个/mL的斜生栅藻,50~100 mJ/cm2的紫外线能够取得1~5 d的生长抑制期,150~200 mJ/cm2剂量能将生长抑制期延长至10 d。紫外线能迅速引起斜生栅藻光合活性下降并能逐渐引起部分藻细胞破裂,100~200 mJ/cm2剂量处理后10 d内膜损伤细胞比例达到16%~71%。可见,紫外线能够对再生水中的斜生栅藻取得显著的生长抑制效果,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景观水体水华风险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16.
核安全“十四五”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核安全"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结合核安全"十四五"规划的新形势预判,提出核安全"十四五"规划要以"治未乱"为中心,聚焦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两大战略目标,实现从保障建设项目安全向保障核设施持续安全运行、从全面提高安全水平向补齐核安全事业短板、从关注短期安全向关注长期安全三大转变,提升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监管能力四种能力,抓好保障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持续降低辐射环境安全风险、高效应对重大核安全风险、从严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大力强化核安全公众沟通五项重点工作,做好完善法规标准、制定核安全政策、优化机制体制、培育核安全文化、增强科研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六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7.
张琪  米俊  曲国华  王迪 《灾害学》2023,(4):171-178
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信息化改革,全面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是建立新型应急治理形态的重要举措。基于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质性研究,探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运作机理、联动效应和组合路径。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不构成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2)三类适配性选择路径以“殊途同归”方式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分别为“数据—环境型”“组织—环境型”和“综合型”;(3)在跨区域比较中,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路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有助于拓展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复杂驱动因素的理性认知,提供智慧应急联动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8.
紫羊茅(Festucarubra)抗铜品种Merlin和敏感品种559种子在水中吸胀5d后长出的幼苗在一般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了0、2、4、6、8和10d(分别称为D0、D2、D4、D6、D8和D10)后再置于ρ(Cu2+)=5mg/L的相同培养液中,其中约一半培养至d20,其余至d27.结果与同龄的幼苗相比,MerlinD6在27d和20d的根中均有最高的干物质含量和最大的叶绿素浓度;在27d苗的根中铜积累了最少;而MerlinD6的苗在各个抗性处理组中最高在从20d至27d的培养期间,MerlinD6地上部分的干物质增加最多,而根中则减少最多,叶绿素含量也减少最多,在根中积累的铜也最少;可是在敏感的S59中则没有这种特殊现象,这些现象暗示,即使是在抗性品种的Merlin中,在其不同的生长时期经铜处理,也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并可能有一个抗性最大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119.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天然浮石对高砷地下水中As(Ⅴ)的吸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加浮石投加量,As(Ⅴ)的去除率随之逐渐升高,但当浮石投加量超过10 g/L时,继续增加浮石投加量,As(Ⅴ)的去除率趋于平稳.随吸附时间延长,As(Ⅴ)的去除率逐渐升高,9h后吸附达到平衡.浮石对As(Ⅴ)的吸附量随As(Ⅴ)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升高,而As(Ⅴ)的去除率则随之降低.酸性条件下(pH=2~6),浮石对As(Ⅴ)的去除效果较好,当pH=4时,浮石对As(Ⅴ)的去除率最高;在碱性条件下(pH>7),浮石去除As(Ⅴ)的效果较差,并且,随pH值增大,As(Ⅴ)的去除率降低.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浮石对As(Ⅴ)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其饱和吸附量为2.53 mg/g.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平衡前的数据进行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浮石吸附As(Ⅴ)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天然浮石是一种能够有效吸附高砷地下水中As(Ⅴ)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20.
伴随着航空公司对未来几年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增长的预测,量化机场NOx排放量日益重要。根据国际民航组织认证的发动机排放数据,在研究推力对NOx排放的影响时,通常模拟4个推力级别:100%(起飞阶段)、85%(爬坡阶段)、30%(进近阶段)、7%(慢车阶段)。美国联邦航空局设计了模型——排放和扩散模拟系统,利用该模型对4个阶段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飞机在最大推力时产生的NOx量最多。分析了起飞阶段减推力下起飞对机场年NOx排放量的影响,通过排放和扩散模拟系统,研究了一系列算法,用于预测推力与NOx排放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