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二恶英的毒性及环境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二恶英的结构、理化性质、毒性和环境来源.二恶英是由2个或1个氧原子联接2个被氯取代的苯环组成的三环芳香族亲脂性固体有机化合物,非常稳定,难以自然降解,是目前发现的无意识合成的副产品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界和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其来源可分为工业来源和非工业来源,工业来源包括有机氯化学品的生产与纸浆氯气漂白过程、固体废物焚烧、热电以及金属生产等,非工业来源包括汽油,家庭固体燃料(木材和煤)以及木制品和家庭废物等的不完全燃烧、光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等.  相似文献   
142.
针对宁夏电投西夏热电公司热网循环水泵富裕量过大,造成水泵节流损失大、扬程偏高、电机过载问题,依据泵的基本理论,经计算后确定了热网循环泵叶轮车削工艺改造方案。结果表明:改造后循环泵出口阀的节流损失及电机负载电流减小,节能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3.
张大仁  赵立新 《环境化学》2000,19(3):209-214
将遗传算法引入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中,对变量进行造反选择,可同时建立几种比较好的QSAR模型,并以交互验证的决定系数作为适应函数,以保证模型质量的可靠性。将其分别应用于氯代酚和单取代苯系列化合物,均得到较好的结果。同时,在这些应用中也反映了遗传算法在变量选择中存在的局限性,限不能保证选择的所有变量在模型中都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44.
为了研究川中丘陵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边坡防护林对相邻农田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分别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地和玉米(Zea mays L.)地为研究样地,分别调查了有边坡防护林和无边坡防护林农田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和生物量。结果显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4 525只,隶属3门8纲18目25科。优势类群为正蚓科、蚁科、链胃蚓科和地幺蚣科,常见类群为铗科、蟋蟀总科、地蜈蚣科、大赤螨科、狼蛛科和跳蛛科。有边坡防护林的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明显高于无边坡防护林农田(P0.05)。距边坡防护林5 m处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0 m处(P0.05)。对大型土壤动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后发现,边坡防护林明显增加了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数量,对杂食性大型土壤动物数量影响不明显。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柏木边坡防护林促进了相邻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发展,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对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5.
利用多时相多数据源遥感影像数据(航片、TM影像及SPOT-5影像),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例,从海拔和坡位2个方面来探讨喀斯特地区的景观格局变化的垂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林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 300~1 350 m及1 450~1 550 m的区域内,变化是最大的;水田和旱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 219~1 300 m及1 350~1 450 m的区域内,变化最大.景观格局在山脊和谷底内变化相对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林地斑块;景观格局在陡坡和缓坡地区的变化相对较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该区域中变化较大的为水田和旱地斑块.在海拔范围为1 300~1 500 m的山脊和谷底区域内,景观斑块类型发生的变化较大.该区域应作为喀斯特高原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特别关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6.
对一起在用余热锅炉直升烟道膜式水冷壁爆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7.
润仁 《劳动保护》2012,(11):52-53
汽车修理厂修理工朱紫兵,接受单位派遣离厂作业。修车过程中,再接受委托单位请求,修理本车厂交托任务外的另一辆车。不幸发生事故,修理工朱紫兵受伤致残。他的工伤认定与赔偿会有哪些波折?最终这起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48.
149.
目的研究神经元在噪声干扰环境下信息处理的抗扰特性,为电磁防护仿生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利用Hodgkin-Huxley模型建模神经元电信号的产生,结合S空间编码理论分析神经信息的表达。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神经信息处理在噪声干扰环境下的抗扰特性。建立具有噪声耦合方式的神经元数学模型,并在不同噪声强度下,计算神经元输出电信号对输入刺激的S空间编码,讨论噪声对编码的影响。结果在S空间中,神经元将输入刺激信号编码成符号序列,符号序列间的排序关系与输入信号频率间的排序关系所对应。输入噪声能够改变符号序列的值,但并没有改变符号序列间的排序关系,从而不会影响神经元在S空间中所表达的信息。结论 S空间编码是神经元抵御输入噪声干扰的一种重要机制,值得电子系统借鉴,以提高其抗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