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生物质型煤固硫添加剂的固硫增强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管式炉中进行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固硫试验,考察了Al2O3、Fe2O3和MnO2共3种添加剂对钙基固硫剂的固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只有Al2O3增强了型煤的固硫作用.通过TGA试验进一步证实,在还原性气氛下Al2O3可有效地抑制固硫产物CaSO4的高温分解.XPS和XRD分析表明,Al2O3通过与CaSO4和CaO作用,形成了热稳定性高的复盐CaSO4·3CaO·3Al2O3,并包裹在CaSO4晶体的表面,从而抑制了CaSO4的分解.  相似文献   
112.
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放新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地控制汽车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大型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NOx和CO的排放分担率已达41%和82%;在4种不同控制方案的排放削减效果与成本计算中发现,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才能有效地削减NOx排放;而且,这些严格的排放标准方案具有更低的削减成本,因此,在具备可行性的前提下,北京市应该尽可能采用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方案,才能尽快控制汽车排放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3.
固定污染源可凝结颗粒物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靖坤  邓建国  王刚  张莹  李妍菁  段雷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9,40(12):5234-5239
随着燃煤电厂以及钢铁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进行,固定污染源可过滤颗粒物(FPM)排放浓度逐渐降低,可凝结颗粒物(CPM)的排放逐步引起关注.然而目前对CPM的认识不足,尚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测量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可用于固定源CPM测量的3种方法,包括冷凝法、稀释间接法和稀释直接法,并在燃煤电厂、钢铁焦化厂和钢铁烧结厂等固定源进行了CPM现场测量.结果表明,8个电厂和钢铁厂冷凝法测得的CPM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稀释间接法和稀释直接法测量结果.冷凝法测得的CPM中含有大量的SO_24-、Cl-等水溶性离子,其浓度显著高于稀释间接法和稀释直接法测量结果.稀释直接法测量的CPM浓度相对较低.冷凝法测量过程中由于水蒸气过饱和冷凝成水吸收SO_2和HCl等易溶于水的气体,进而显著高估了CPM实际排放浓度.稀释间接法能模拟实际大气环境中CPM的形成过程,且不存在冷凝水吸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区划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湿度为生态因子,评价中国土壤对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工具绘制了相对敏感性区划图。在评价土壤的缓能力时,除了以土壤的化学性质为指标外,还综合考虑了土壤质地和温度这2个重要因素使得评价方法更适合我国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大和南北温差大的特性,区划的结果表明,我国对酸沉降最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云南的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其交介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和青藏  相似文献   
115.
魏巍  王书肖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09,30(10):2809-2815
基于各行业的涂料当前消费量和未来消费预测,以及各行业使用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建立了分省、分行业、分化学组分的排放清单模型,获得2005~2020年中国涂料应用过程的VOC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涂料应用共排放VOC约1 883 kt,以苯系物、醇、酯、醚、酮5类化合物为主,平均增量反应活性指标(以O3/VOC计)约为3.6 g/kg,其中31%的VOC为有毒物质.如不加强控制,到2020年该部门VOC排放量将激增至5 673 kt;因此,国家应及时开展其排放控制行动.排放控制情景分析表明,通过提高涂料产品品质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末水平,且要求新建规模企业安装有机废气末端处理设施,2020年该部门VOC排放量可控制在3 519 kt;通过进一步将建筑涂料和木器涂料改进到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且规模企业均安装有机废气末端处理设施,2020年该部门VOC排放量有可能控制在2 243 kt.2种控制情景下所排放VOC的化学毒性和大气氧化活性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6.
在地区酸沉降模型选择和验证的基础上,按功能区的代表性和现有酸雨监测网的可利用性选择控制点,进行不同硫沉降通量下的总量控制研究。通过各组优化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比较和酸雨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酸沉降控制值和对应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7.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进展,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给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带来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空气质量问题也非常重视,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本文对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并对今后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展望,以此助力于我国的空气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18.
富氧条件下Ag、Co和Cu/Al2O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研究了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的Ag、Co和Cu 3种金属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考察了这3种金属单独负载时其负载量与活性的关系,并尝试探讨了这几种金属活性组分之间的一些组合效应.研究表明,单组分催化剂以Ag的活性最佳,达近90%,Co其次,Cu最低.相应的最佳活性温度则是Cu最低,Ag最高.对于单组分Ag催化剂,相同负载量的分步浸渍与一步浸渍样品活性无明显差异.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不是单组分样品活性的简单加和.其中,以Ag-Co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最佳,最高活性高于80%.复合催化剂一步浸渍与分步浸渍样品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步浸渍的几个样品的活性下降尤为明显,最高活性只有30%多.  相似文献   
119.
湖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与人体暴露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吸入因子概念,建立了污染物排放造成的人体暴露的计算方法.应用CALPUFF长距离扩散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湖南省17个电厂(24个排放源)的一次细颗粒(PM2.5)、SO2和NOx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径500km范围内,PM2.5、SO42-和NO3-的平均吸入因子分别为9.73×10-6、2.39×10-6和2.47×10-6.回归分析表明,PM2.5的吸入因子与烟囱高度及人口数量有很高的相关性(R2=0.83),SO42--吸入因子与烟囱高度无关,与人口数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2=0.64),而NO3的吸入因子与烟囱高度、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较高(R2=0.74).基于回归方程和人口分布地图,对湖南省污染排放的吸入因子进行区划,得到的吸入因子等值图反映了人口分布对吸入因子的影响,可用于对该地区的排放源造成的健康影响进行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120.
电厂除尘设施对PM10排放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5个不同燃煤电厂除尘器进、出口进行了现场测试,对除尘器性能以及振打时对PM10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系统由低压荷电捕集器(ELPI)、等速采样系统、稀释系统组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可对燃煤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在线测量,获得可吸入颗粒物的瞬时浓度、平均浓度和浓度分布,最小粒径达0.03μm,可广泛用于固定源采样;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PM10粒数浓度均呈明显的双模态对数正态分布,峰值均分别出现在0.07~0.12μm和0.76~1.23μm;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对粗颗粒态的颗粒物去除效率均较好,最大穿透率均出现在0.1~1μm范围内,但布袋除尘器在该粒径区间的穿透率低于电除尘器,降低该区间颗粒物的穿透率有利于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PM10的粒数浓度主要取决于亚微米态的颗粒,针对粒数浓度而言,电除尘器对PM1和PM2.5的去除效率同样低于PM10;除尘器的运行和操作条件对PM10排放影响较大,电除尘器末电场振打清灰时,出口PM10的质量和粒数浓度均明显增加;振打时电除尘器基于粒数和质量浓度的2种除尘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P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