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喷水金属丝网除尘效率与阻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仅依靠金属丝网的过滤作用除尘,其效率非常低,若与喷水结合,效率将大大提高。设计高效喷水金属丝网过滤装置的关键是确定其除尘效率。影响喷水金属丝网除尘效率的因素非常复杂,故直接由这些参数设计计算喷水金属丝网除尘效率是非常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阻力测试计算简单,采用量纲分析、实验研究、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喷水金属丝网除尘效率与阻力关系式,根据阻力关系式间接计算出效率,并可简化设计程序,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潘家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5-11月对潘家口水库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密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群落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潘家口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29种41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共21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1.22%;其次是蓝藻门,共8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19.51%。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且以绿藻门占绝对优势,5-7月优势种为小环藻、针杆藻和衣藻,8-11月优势种为假鱼腥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4.74×106~8.24×107cells/L之间,8月份细胞密度最大,6月份最小。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好,分别在0.01~1.97和0.01~0.94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3.
文章提出,环境预测的程序一般应分作:明确环境保护目标、鉴别环境影响程度与波及范围、信息解析、现状评价、建立指标体系、模型模拟、优化决策,并介绍了逐一程序的具体做法。全文约一万七千字,并附有“长白山区资源开发的环境现状评价及影响预测程序图”。  相似文献   
44.
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脱落的机理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肖鸿  杨平  郭勇  方章平 《化工环保》2005,25(1):23-28
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对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形成、流体力学、传质以及反应动力学特性都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在反应机理研究方面,生物膜的脱落是了解最少的,而反应器中生物膜的脱落对生物膜的形态、稳定性以及转化效率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生物膜脱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脱落的过程及其机理,讨论了影响生物膜脱落的种种因素,并对有关研究生物膜脱落的数学模型作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提出了今后生物膜脱落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5.
豆豉纤溶酶在枯草杆菌WB800中的高水平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来源于豆豉产生菌DC12的新的纤溶酶基因序列被克隆测序.为了实现在枯草杆菌中高水平表达豆豉纤溶酶,将来源于枯草杆菌168的重叠启动子P43序列以及转录终止信号序列通过重叠延伸融合,将融合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载体pBE3中,构建了pBEP43载体.将豆豉纤溶酶基因插入到载体pBEP43后转化枯草杆菌WB800.结果表明,在P43启动子驱动下,豆豉纤溶酶基因在重组菌中的对数生长期和平衡期均获得了表达且分泌到培养基中.重组菌经培养后上清液中的纤溶酶活性最高达1270U/mL,是豆豉纤溶酶基因在自身启动子驱动下表达量的1.87倍和野生菌株枯草杆菌DC12表达量的4.1倍.图5参16  相似文献   
46.
投饵养鱼对潘家口水库围隔中浮游植物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8月~10月在潘家口水库进行现场围隔试验,研究了投饵、投饵单养鳙鱼(Aristichthy novilis)、鲤鱼(Cyprinus carpio)及投饵混养鳙鲤鱼对浮游植物和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潘家口水库水体浮游植物密度维持在2.6×106个·L-1水平,氮、磷质量浓度比达112,磷是潜在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47.
廖劲松  郭勇  庄桂 《环境技术》2004,22(1):45-48
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4株能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经紫外线诱变,得到两株具有单重抗药性的突变菌株S7(Str-,Kan+)和K15(Str+,Kan-),二者对PV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和58%。将S7和K15作为亲本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进行优化,使融合率达到4.603×10-5。融合子F4菌株对PVA去除率达到79.9%,是原始菌株的两倍,将其培养成活性污泥后,PVA去除率可达87%,是普通活性污泥的3~4倍。  相似文献   
4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城镇污水治理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城镇污水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现实困境出发,提出适合欠发达地区推广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49.
植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为进一步发挥植物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和完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湿地植物筛选、培植和合适搭配技术将是今后湿地系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0.
污泥后置生物处理是污泥资源化的有效方式.污泥后置生物处理的最新发展包括温度共相厌氧消化及蛋形污泥消化.污泥消化可以通过加强微生物的内源呼吸以及对工艺和反应器的改良来实现.目前,新一代的污泥消化池有高温-中温共相厌氧消化池和蛋形污泥消化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