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传统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工艺原理,设计并制作了一体化 A/O生物膜反应器,并就其对模拟生活污水的脱碳、脱氮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一体化反应器在水力停留时间 HRT=24h时,COD的去除率达到 97%以上,硝化率和 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和82%。出水NO3-N和NO2-N浓度保持在7.4mg/L和0.2mg/L左右。对各区污泥进行的硝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一体化反应器的缺氧区内存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硝化活性的细菌。  相似文献   
12.
斜板式ABR水力特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六隔室斜板式厌氧折流反应器(A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反应器水力特性、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反应器内污泥性状的变化,与传统ABR相比,斜板式ABR能够有效防止污泥流失,ABR对生活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耐冲击负荷强,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0%左右,VFA含量随着进水c0D的提高而增加,主要成分为乙酸,浓度沿流程降低,不同隔室污泥性状差异表明产酸发酵段由于污泥有机负荷较高,厌氧颗粒污泥会发生解体.  相似文献   
13.
厌氧/缺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以乙酸钠为单一碳源培养反硝化聚磷菌,考察了碳氮磷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及碳源转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进水有机碳源的浓度直接影响厌氧段磷的释放。进水碳氮磷质量比为20∶6∶1时,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最佳,去除氮磷所需的耗氧有机物最少,磷酸盐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8.1%和98.8%。(2)胞内聚β-羟基丁酸(PHB)的积累和消耗与COD的降解、糖原质的合成有良好的相关性。进水COD越高,厌氧段PHB的储存量越大,合成1.0mg/g的PHB约需要降解5mg/L的COD。缺氧段PHB为反硝化除磷提供能量并再合成糖原质,生成0.63mol的糖原约需要消耗1mol的PHB。  相似文献   
14.
利用MODIS数据识别若尔盖草地的沙化——分层分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4年9月15日的MODIS数据,应用Jeffries-Matusita 距离可分性函数分析了若尔盖沙化地、潜在沙化地、高寒草甸、沼泽草甸和泥炭地在各光谱通道上的可分性,得到了分层分类时每一地类的识别顺序和应当使用的光谱通道序列.对图像的分类结果表明:样本总体测试精度达96%,Kappa系数达0.95,沙化地、潜在沙化地面积与当年地面监测结果分别相差-2.71%和0.73%,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沙化面积监测精度.监测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若尔盖牧区草地沙化面积仍以年均14.06%的速度增加,湖泊湿地萎缩严重,该区生态恶化的现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5.
<正>新时期,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视环境保护生态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从而建设美丽中国,这意味着,我们要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协调好发展与环保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就已意识到环保问题,其要求我们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要求我们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生态环保理念,对其进行挖掘并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理念新的时代精神、社会精神,使其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完善和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较高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拟含氮废水对自行设计制作的A/O生物膜反应器进行脱氮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3℃、水力停留时间为18h、进水总氮质量浓度为61~78m g/L、曝气量为25L/min、进水COD分别为110~165m g/L和205~272m g/L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均在90%以上,硝化率分别为98%和95%,总氮去除率分别为50%和78%。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反应器各区域中的硝化细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的硝化菌主要为亚硝化螺菌属和硝化螺菌属,有少量亚硝化单胞菌属和硝化杆菌属存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在好氧区数量相对较多,在缺氧区数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重量法测定含聚采油污水过程中呈网络结构的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在滤膜上滞留,引起污水中无机阳离子及平衡电荷的无机阴离子截流在滤膜表层,导致悬浮固体测定值偏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研究了利用过氧化氢(H2O2)预氧化处理聚驱污水,重量法测定预处理后水样中悬浮固体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现场水样测定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焉耆盆地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控制博斯腾湖盐污染、有机污染和防止富营养化为目标,分区分阶段提出焉耆盆地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和方案,并进行了投资和目标可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博斯腾湖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博斯腾湖水环境功能进行了分区,利用箱模型分区模拟计算了博斯腾湖不同水质目标条件下的COD,TN以及盐污染物的最大允许入湖量,在现状污染负荷的基础上确定了目标削减量与削减率,为博斯腾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全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分布及变化特征,利用最新的MODIS/Terra C6.1 550 nm AOD月数据分析了2001~2017年全国AOD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间特征:年均AOD空间分布呈现两个显著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第一高值中心位于以人为气溶胶为主的华北平原、华中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四川盆地,第二高值中心位于以尘埃气溶胶为主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两个低值中心分别位于内蒙古地区东部至东北地区北部以及青藏高原.时间特征:各区域AOD峰值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四川盆地和珠三角地区AOD在3~4月达到峰值,华北平原、华中地区和长三角地区AOD在5~7月达到峰值.趋势特征:2001~2006年,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AOD呈现减少趋势,我国中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AOD呈现增长趋势.2007~2012年,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AOD变化趋势由减少转为增长,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AOD的增幅减弱,长三角地区AOD呈现弱的下降趋势.2013~2017年,我国大部地区AOD呈显著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