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永失故园     
自放岭南,成为"新客家",有时陡起故园之思,想念起生我养我的江汉平原。遥想此时的故乡该是堤柳新绿柔条临风舞,映日的油菜花满田满畈一片金灿灿,便心驰神往回了老家。啊,我的故乡,江汉平原上洪湖之畔的"沙湖沔阳州",曾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四时的风光不是这篇千字文所能描绘万一的。单说这春夏之交的农历三、四月天吧。旱地(乡亲们叫"白田")  相似文献   
22.
广东始兴南山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新一轮钨多金属矿找矿工作实施中根据"模型找矿"找到的具有大型远景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最新研究和工程钻探成果显示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已圈定规模较大的钨锡多金属矿脉(体)10多条(个),矿化类型有矽卡岩型、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和石英脉型.各种类型的矿体在空间上既有独立产出,又有共存一体、相伴而生,构成"多位一体"的复合矿床.其中以矽卡岩型钨锡铋多金属矿体、斑岩型钨钼多金属矿体和蚀变花岗岩型钨钼多金属矿体规模最大.本文通过该区地质、地球化学及主要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体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南山矿区的资源潜力,提出南山地区钨锡钼铋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3.
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受偿意愿和家庭生计。论文以鄱阳湖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通过Logistic方法建立了农户受偿意愿与单位耕地产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分别以耕地、 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结构调整为主要补偿对象的三种典型生态补偿模式。利用回归分析和年龄移算法,对湖区未来20 a三种生态补偿模式下的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总额变化过程进行详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结构调整补偿模式较其他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为高效利用国家补偿资金提供了有效途径,还能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为农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4.
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有助于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体功能。通过监测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前后水质变化,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率和植物残体分解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期间,湿地水体TN质量浓度下降65.4%~71.3%,NO3--N也呈较大幅度下降,并能降低水体TP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水平,中低植被覆盖不影响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植被覆盖能有效保持水体较高透明度,但不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在枯水期,高植被覆盖因为植物残体分解使氮素回流水体,导致水体含TN,NH4+-N,NO3-_N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中低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同样显著增加水体氮素,但增加程度小于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不影响水体TP质量浓度水平;高植被覆盖植物残体分解增加水体叶绿素质量浓度,中低植被覆盖则无影响;高中低植被覆盖区植物残体分解都显著增加水体混浊度,也提高了水体的BOD,对水体COD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5.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湖泊生态功能下降,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植被萎缩,水污染程度日趋严重。湖区内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确立要求江西尽快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赢之路。结合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通过2 a多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已形成了湿地恢复、沙化综合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十多种技术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在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化反应体系中投加粉煤灰,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改性粉煤灰(简称改性粉煤灰),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和粉煤灰配比、改性温度对改性粉煤灰脱色性能的影响。用改性粉煤灰对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混凝脱色处理。结果表明,当未调节pH、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3mL、反应时间为5min左右时,200mL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均达到85%左右;调节pH为10时,同等条件下,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大于95%,比原粉煤灰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7.
根据乐安河流域2009~2011年17个监测断面的定期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流域内总氮、总磷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WATLAC水文模型和MESAW营养盐模型,对乐安河流域营养物质产出与输移进行模拟,估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营养物输出系数、产出量及河道滞留率。研究表明:该流域氮年产出量为10 4380 t,对流域出口处的贡献量为5 8557 t,滞留率为439%;磷年产出量为1 0037 t,对流域出口贡献量为3449 t,滞留率为656%。由于氮的可溶性强和流动性更强,因此比磷的产生量和贡献量都更多,并且滞留率受降雨影响更为显著。延长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和时间,可增加营养物的滞留率,减少对河道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28.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的资源环境压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近年来,在其社会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的同时,区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体化特征。同时,长三角作为1个资源能源高需求并主要依赖区外供给的地区,其资源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研究分析区域发展趋势与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方面,探讨长三角区域环境面临的压力,并提出解决长三角区域环境问题的一些基本对策措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综述了多年来一维纵向离散系数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示踪试验、经验公式、潮汐非恒定流动中离散系数等方法.通过对离散系数影响因素的相似分析,对经验公式进行了概化.  相似文献   
30.
运用柱子淋洗法 ,通过分析淋出液中六价铬的浓度 ,测定淋出六价铬质量与填充铬渣质量百分比 ,并计算六价铬淋出速率 ;研究了在铬渣与粉煤灰主混合体系中加入不同配料对铬渣中六价铬阻留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混合填充体系均对六价铬有一定程度的阻留作用并降低六价铬的淋出速率。其中 ,铬渣∶辅料 C∶粉煤灰为 1∶ 3∶ 5(填充高度比 )的配合填充体系中 ,淋出六价铬质量只占填充铬渣质量的 0 .0 60 % ,相对阻留效果达 94.53%。其机理可能是辅料 C对粉煤灰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