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46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研究了US/Fenton协同作用对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探讨了Fenton试剂浓度、H2O2,Fe^2+配比、溶液pH值等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投加量的增加对降解反应先促进后抑制;当H2O2/Fe^2+配比为40:1,H2O2投加量为40mmol/L,溶液pH值3.0~7.0时,US/Fenton对苯酚的降解速率最快.反应30min后的降解效率远大于单独US、Fenton试剂氧化处理下的降解效率总和.其表现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达到2.45,表明US/Fenton联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2.
超声波/H2O2/CuO协同氧化降解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uO为催化剂,利用超声波(US)、H2O2及US/H2O2降解苯酚模拟废水,考察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uO催化作用明显;H2O2投加量的增加对降解反应先促进后抑制;溶液pH值先升高后降低,当溶液初始pH值为5.50时,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在溶液初始pH值为5.50,CuO加入量为1mg/mL,H2O2投加量为40mmol/L时,US/H2O2/CuO降解苯酚的速率常数(k)为3.04(10-2min-1,明显大于US、US/H2O2、H2O2/CuO处理下的k值(5.25(10-4,2.31(10-3,2.31(10-2min-1),降解过程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3.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市政雨水口作为收集雨水的构筑物,可以改造为源头截污设施。试验采取雨水口增设截污网篮的形式,对雨水口进、出水进行了采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在雨季初期及降雨间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径流污染负荷尤为明显。截污装置以物理截留功能为主,对SS去除效果较好,场降雨平均去除率为54.5%,对COD、可滤残渣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截污装置作为一种简易净化措施,可以应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地区的市政雨水口,起到控制径流污染、缓解黑臭水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4.
再生水具有就近易得、水量大且稳定等突出优点,已成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再生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景观回用过程中可能会加剧藻类水华爆发风险。在藻类生长的早期阶段,采用紫外线处理有可能将再生水中藻类生物量控制在低风险范围,从而预防再生水景观回用水体中发生水华。以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典型样品,考察了紫外线(254 nm波段)对典型微藻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调制荧光技术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紫外剂量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以及对藻细胞膜完整性和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密度约为7×104个/mL的斜生栅藻,50~100 mJ/cm2的紫外线能够取得1~5 d的生长抑制期,150~200 mJ/cm2剂量能将生长抑制期延长至10 d。紫外线能迅速引起斜生栅藻光合活性下降并能逐渐引起部分藻细胞破裂,100~200 mJ/cm2剂量处理后10 d内膜损伤细胞比例达到16%~71%。可见,紫外线能够对再生水中的斜生栅藻取得显著的生长抑制效果,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景观水体水华风险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35.
近年来土壤汞污染日益严峻,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与控制刻不容缓。有些微生物对汞具有吸附和挥发的特性,可用于受汞污染环境的修复。实验从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高抗汞真菌(DC-F9),其汞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160 mg/L;通过ITS序列比较,鉴别该菌属于曲霉属真菌;摇瓶培养发现,该真菌在Hg(Ⅱ)浓度为5 mg/L的培养基中对汞的挥发率、吸附率和总去除率分别为36.8%、58.4%、95.2%;而在Hg(Ⅱ)浓度为10 mg/L的培养基中,其值分别为45.4%、40.2%、85.6%;通过FTIR分析,发现该菌株为响应汞的胁迫表现出多种生理上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对汞污染环境修复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6.
编制海域价格指数是研究海域价格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创新的构建了海域价格指数方法体系,并对其计算模型进行了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的实证分析,设想建立海域价格监测体系并依托我国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实现海域价格指数的编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7.
滑坡是人类安全活动中常见的地质问题,而滑坡的防治也是灾害治理工程的热点问题。在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选择最优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将具有线性目标规划特点的多属性决策与滑坡治理方案优选相结合,充分考虑决策属性之间的权重关系,研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并基于多属性决策基本理论建立了基于上升有序加权欧氏平均(AOWEA)算子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模型。通过系统地对决策问题进行求解,得出决策方案综合属性效用值,进而对某滑坡治理实例的4种治理方案进行优选,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8.
对采自盐城北部潮间带的241个表层沉积物样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r、Cd、As、Hg)空间分布特征及各元素相关关系,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估。结果表明:1)研究区重金属Zn、Pb、Hg含量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一类沉积物标准,Cr、Cd、Cu、As含量在大部分站位也都低于一类沉积物标准,其中Cr仅在个别站位处达到二类沉积物标准,Cd、Cu、As在少数站位达到二类沉积物标准。2)研究区Cu、Pb、Zn、As四种元素在物源或迁移累积特征上具有相似性,Cd元素不受元素粒度控制律控制。3)研究区重金属总体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处于低风险级别,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dAsCuPbCrZnHg。  相似文献   
139.
140.
张琪  米俊  曲国华  王迪 《灾害学》2023,(4):171-178
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信息化改革,全面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是建立新型应急治理形态的重要举措。基于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质性研究,探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运作机理、联动效应和组合路径。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不构成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2)三类适配性选择路径以“殊途同归”方式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分别为“数据—环境型”“组织—环境型”和“综合型”;(3)在跨区域比较中,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路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有助于拓展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复杂驱动因素的理性认知,提供智慧应急联动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