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7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氧气变化及其监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氧气和通气性是影响好氧堆肥过程和堆肥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堆肥过程中,氧气供应充足可以加速有机质分解、缩短堆肥时间,加速堆肥初期温度的上升速率,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氧气的消耗速率可以作为判断堆肥稳定性的依据。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氧气监测手段,限制了堆肥中有关氧气的研究工作,因此对堆肥过程中氧气的变化过程目前了解得很少,研究工作亟待加强。近期,我国已开发出堆肥氧气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堆肥实践,这对堆肥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堆肥调理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军  雷梅  高定  郑国砥  陈同斌  岳波  刘斌  杜伟 《生态环境》2007,16(1):239-247
调理剂是堆肥过程中的重要辅料。通过添加调理剂,可以改善堆肥物料的理化条件,达到好氧微生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文章综述了堆肥调理剂的分类,讨论了它在堆肥工程中的作用,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大量研究表明,调理剂在堆肥过程中起到调节物料w(C)/w(N)比、含水率、堆体自由空域、减少堆体臭气、改善堆肥养分和调控重金属等作用。目前,调理剂的研究重点在于其在堆肥过程的作用,而对复合型调理剂的开发、调理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等问题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73.
造纸污泥工厂化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强制通风静态垛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造纸污泥与木屑按10∶1比例混合后,2~3 d即可达到60℃,高温期维持时间超过10 d,完全符合我国标准CJJ/T52-93规定,达到无害化要求;堆肥过程中堆体上层温度大于下层;高温堆肥后物料含水率降低20.2%,脱水效果明显;造纸污泥堆肥过程中物料的挥发性固体持续降低;堆体耗氧速率在升温阶段后期上升到最大值,此后持续降低,到堆肥后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4.
关于hyperaccumulator中文译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物修复技术是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热点和前沿领域,hyperaccumulator作为植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和及hyperaccumulator内容的文献也增长迅速,但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国内对“hyperaccumulator”的中文翻译很不统一.这种“一词多译”的现象很不利于学术交流.为了规范和统一hyperaccumulator的中文译名,本文从hyperaccumulator的定义和科学内涵探讨其中文译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5.
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针对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迅速发展现状 ,介绍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状况 ,从而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 ,提出了减轻污染、改善环境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6.
关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中锌限量值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行的《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锌超标问题是限制中国城市污泥农用的首要因素.从环境保护、土壤、植物营养、农业生产、人体营养及锌污染风险等角度综合分析了该标准中锌限量值的不合理性.中国的土壤普遍缺锌,是世界锌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人们在食品中也添加锌或用药物补锌;但中国现行的污泥农用标准中污染物控制对锌的控制过于严格,已成为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羁绊,因此,该标准中关于锌的限量值应该重新修订.修订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还需要考虑锌的土壤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77.
通过沉降/离心法将城市污泥区分为生物絮凝体、颗粒态、胶体及水溶态四种组分,并研究了重金属与养分元素在其中的分配及其各组分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生物絮凝体组分占污泥干物质68%,其次为颗粒态组分(占23%),胶体及水溶态组分所占比例最少,有机C,总N,P,K及Cu,Pb,Zn,Cd,Hg,As也主要分配在生物絮凝体组分中,从重金属在各组分中的形态分布看,重金属的化学活性依次为,污泥水溶性+胶体组分〉生  相似文献   
78.
广西西江流域土壤铜含量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系统了解广西西江流域农田土壤铜含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性,并评估其生态风险,2014—2016年间分别采集旱地土壤1 381个、水田土壤729个、矿区土壤129个和自然土壤293个,测试其铜含量。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对铜积累的影响,基于地统计分析了解其空间分布状况,并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铜浓度的均值为27.60 mg/kg,旱地、水田、矿区和自然土壤4种类型的铜含量范围分别为0.3~317.91、3~495.81、7.5~2 287.66和0.68~284.27 mg/kg,均值分别为27.75、25.19、79.38和21.21 mg/kg,矿区土壤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壤。与土壤铜含量基线值相比,矿区土壤、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超标率分别为33.25%、3.76%和0.68%。西江流域铜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结构变异性强。西江流域有61%的土壤处于清洁水平;36%的土壤属于轻-中度污染,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都安县、武宣县和桂平县,与砷矿和铅锌矿较为集中有关。总体来看,西江流域土壤铜虽然有一定积累,但污染较小,较为安全,南丹县、都安县、武宣县和桂平县等局部区域需防范其风险。  相似文献   
79.
不同污泥处理与处置工艺的碳排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主流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总结了各工艺碳排放情景及其影响因素.好氧堆肥、干化、土地利用、焚烧的碳主要以CO2的形式排放;而厌氧消化和填埋的碳排放以CH4为主.好氧堆肥的CO2排放当量较低,填埋的CO2排放当量较高.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填埋工艺分别可以通过改善通风状况、前处理和不同类型污泥联合处理、覆盖有机材料等方...  相似文献   
80.
鉴于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已被成功地用于修复砷污染土壤,本研究通过连续5年的植物修复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氮、磷、钾的消减动态和蜈蚣草对土壤氮、磷和钾的吸收动态.结果表明:种植蜈蚣草可使土壤全氮含量降低约25%(2100~2700mg.kg-1),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年际变化不明显;蜈蚣草地上部氮、磷和钾含量分别为1.23~2.38、0.14~0.47和1.10~2.01g.kg-1,地上部带走的总氮、总磷和总钾量分别为23~89、4.4~13.0和21~69kg.hm-2.a-1;与水稻和小麦相比,蜈蚣草对氮、磷和钾的吸收量都较低,但如果在连续种植过程中不施肥,蜈蚣草则可能会出现养分亏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