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7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01.
长江口滨岸潮滩底栖动物泥螺受铜污染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评价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Cu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底栖动物泥螺的急性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浓度为375mg/L的泥螺对重金属Cu的反应最明显,当试验进行第8.5h时达到半致死量,第32h达到全致死量。试验结束后对泥螺体内5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进行分析表明:泥螺体内Cu、Zn、Ni含量均较试验前有较大的提高;而Pb的含量试验前后没有多大变化;Cr的浓度较试验前略有降低。这说明底栖动物对重金属的富积是个动态的过程,金属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泥螺体内Cu浓度的增加促进了对底泥中Zn、Ni的吸收,相反,却抑制了对Cr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2.
再悬浮作用对长江口潮滩Hg释放影响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猛  毕春娟  张晶晶  吕金刚  陈振楼 《环境科学》2011,32(11):3318-3326
利用再悬浮装置研究不同扰动强度、不同盐度下,再悬浮作用对长江口中、低潮滩沉积物中Hg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扰动期间,上覆水环境(pH、Eh、DO、TSS等)剧变.在再悬浮实验中,上覆水中HgD(溶解态汞)和HgP(颗粒态汞)含量分别主要集中在0.152~2.657μg.L-1、0.080~2.722μg.L-1范围内.再悬浮作用使得盐度为4.1‰、8.0‰、10.0‰、13.0‰条件下的中潮滩及盐度为13.0‰条件下的低潮滩都发生了汞释放,释放的汞含量为0.053~0.673μg.g-1,但对盐度为4.1‰、8.0‰、10.0‰条件下的低潮滩汞释放影响并不明显,这反映了上覆水盐度对再悬浮中汞释放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表明再悬浮作用对长江口中、低潮滩的Hg释放影响也有差异,中潮滩表现出了比低潮滩要明显的汞释放.扰动动力为(210±5)r.min-1时能明显增加汞的解吸,从而对汞释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城郊小河流沉积物吸附Pb2+的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分批试验法,对城郊小河流沉积物吸附Pb2+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b2+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沉积物质量增大,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变短,单位沉积物吸附量和达到吸附平衡后溶液中Pb2+浓度变低;沉积物含量>0.6 g.L-1时对溶液中Pb2+的去除率超过95%;Pb2+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拟合的平衡吸附量也更接近真实值;Pb2+初始吸附速率与初始溶液中沉积物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随溶液中沉积物浓度的增加,吸附速率常数逐渐增大,化学吸附所起的作用也越显著;较高浓度沉积物吸附Pb2+的动力学机制能较好符合Elovich方程,但较低浓度沉积物时则相对较差;从吸附速率来看,溶液中沉积物质量较高时,内扩散是整个吸附过程速率的控制步骤,沉积物含量较低时,吸附速率存在多级线性过程,初始阶段非均相扩散是主要控制步骤,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吸附过程转变为沉积物内部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04.
再悬浮作用下长江河口沉积物中Hg的迁移与释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毕春娟  陈振楼  沈军  孙玮玮 《环境科学》2009,30(11):3256-3261
利用PES(particle entrainment simulator)装置,实验测定了不同的扰动强度和时间对长江口沉积物结合Hg释放和再分布的影响.在再悬浮过程中,上覆水中HgD(溶解态Hg)和HgP(颗粒态Hg)随扰动强度和扰动时间发生变化,含量分别在34~268ng.L-1和25~195μg.kg-1之间,HgD和HgP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经一级扰动强度扰动近3 h后,上覆水中的Hg总体上存在释放,HgD含量从扰动前的179 ng.L-1增加到了268 ng.L-1,HgP含量仅有略微增加,从116μg.kg-1增加到了139μg.kg-1.经二级扰动强度扰动近3 h后,上覆水中HgD和HgP总体上减少了,而经三级扰动强度扰动近3 h后,上覆水中HgD又有略微增加,HgP含量也从89μg.kg-1增加到了162μg.kg-1.上覆水中Hg分配系数(lgKd)与水体的pH、Eh、DO、TSS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是受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综合影响.当扰动强度增大后,在再悬浮初期尤其前5 min之内,上覆水中悬浮颗粒含量迅速增加,Hg的lgKd也迅速增大,悬浮颗粒对溶解态Hg产生了强烈的吸附作用.之后随扰动时间的延长和悬浮颗粒含量的增加,Hg的lgKd值降低,由硫化物氧化释放的Hg被新近生成的铁锰水合氧化物等胶体物质结合.在较强动力条件下,随扰动时间延长,部分粗颗粒会发生沉降,"细颗粒浓缩效应"使上覆水中HgP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5.
上海市宝山区大气降尘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上海市宝山区大气尘降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上海市宝山区冬、春、秋季3个时段的大气降尘采样和分析,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空气污染指数法对宝山区降尘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宝山区降尘通量为3.4-52.5 g·m~(-2)·month~(-1),各个季节的降尘总量上,春季高于冬季,秋季最低;从区域受污染范围大小看,春季>冬季>秋季,其中春季48.7%的区域受到污染;冬季最高降尘污染等级是三个季节中最高的,达到重污染水平;工业区的降尘通量和降尘污染等级都显著高于其他功能区,是宝山最主要的降尘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6.
上海市郊中小河流氮磷污染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①上海市郊中小河流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荷,其表层水凯氏氮、总磷和CODCr指标均数倍于V类水的最大允许值.②由于受纳污染物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异,中小河流氮磷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居民区附近的小河流氨氮和磷的污染很重;主要受农田径流影响的小河流,氨氮和磷的污染较轻,但受硝氮污染的风险加大;养殖场附近的小河流,氨氮和磷有突发性暴增的现象.③中小河流氮磷污染,还受河流季节性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随着气温升高和河流表层生物量的增大,表层水NH4+、NO3-因大量消耗而降低;有机N和颗粒态P含量因生物量的增加而上升;NO2-也会因硝化细菌活动的加剧而增加.水溶态磷和总磷也有随着气温和生物活动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还要受到水体pH、DO等条件的影响.④在盛夏高温季节,水流滞缓的小河流表层水和底层水的氮磷指标存在明显分异:底层水NH4+、水溶态磷和总反应态磷含量高于表层水;而表层水NO3-和NO2含量高于底层水.这种富营养化水质分层现象的产生是夏季河流表层生物量暴增和底泥氮磷释放加剧的必然结果.至秋季,随着气温的回落,水质分层现象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7.
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El益严重。采用自然湿地对垃圾渗滤液净化有诸多优点,而相关的研究较少。根据渗滤液的不同浓度和不同滞留时间的净化效果不同,采用实验室模拟和培养的方法来研究老港垃圾填埋场附近潮滩对垃圾渗滤液营养盐N、P的净化效果。研究发现:夏季老港中、低潮滩在较短滞留时间(6h)内对各浓度渗滤液中N、P的净化效果不明显,而在较长滞留时间内(96h)中、低潮滩对各浓度渗滤液净化效果明显,净化后污水中N、P含量可达到排放标准;垃圾渗滤液质量分数为5%时,潮滩对N、P的净化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8.
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对临港新城的水利调度中心——滴水湖做出科学、全面的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结合滴水湖表层水体和湖泊底泥的理化性质、生态特征指标和临港新城的社会发展状况,筛选构建最小数据集的指标,并依据各指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评分标准,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指标的权重值,最后根据评价分级对滴水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做出评价.本研究共筛选得到15个指标构成滴水湖生态系统评价模型的最小数据集,包含了水体DO、TP和底泥TOC、TP、Hg、As、Cu、Zn、Chl-a、浮游植物生物量(BA)、能质(Ex)、结构能质(Exst)、申港街道人口密度、滴水湖景区年接待游客量、绿化覆盖率等.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冬季、2013年春季和夏季滴水湖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分别为0.76、0.71和0.69,总体上处于"较健康"的稳定水平,与实际情况相符,也证明了滴水湖水体近年来处于中、轻度富营养化状态.研究表明,目前制约滴水湖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子为底泥TP、BA和Exst,需要继续控制人为外源P排放入湖,提高上游来水水质,增加浮游生物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结构能质.  相似文献   
109.
灾害风险理论与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风险与风险管理理论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灾害风险内涵的认识还没有统一.在综述国内外灾害风险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灾害风险的定义和理论模型.依据对灾害风险理论的界定和认识,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减缓4个方面构建了灾害风险管理理论框架.最后,针对当前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0.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和定点观测数据,结合历年环境监测资料,初步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与近十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河网干流水质基本良好,中小河流污染突出;城市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普遍出现水体黑臭现象;湖泊氮磷含量逐年增高,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市郊小城镇河网水质急剧恶化,已成为新的水环境污染中心。造成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物源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田化肥、底泥等。针对上述污染规律和成因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