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考察了聚合硫酸铝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铁等混凝剂对炼油厂含油废水的混凝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铝铁、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三种混凝剂,对油及COD的混凝去除效果均不理想。投加聚合氯化铝铁对含油废水中的石油类物质及COD有显著的去除作用,对油及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2.5%和78.1%。将聚合氯化铝铁与聚丙烯酰胺复后,对油对油及COD的混凝去除效果,发现对油及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6.9%和75.3%。  相似文献   
12.
煤渣/PAC复合混凝剂对橙黄Ⅱ废水的脱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煤渣与PAC复合混凝剂对橙黄Ⅱ模拟废水进行脱色处理,考察了煤渣粒径、pH值、煤渣投加量和PAC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煤渣/PAC复合混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可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出水色度和浊度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主要脱色机理为煤渣对染料分子的吸附,PAC可促进细小煤渣颗粒结成絮体,强化脱色和去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累托石/腐殖酸微球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累托石(REC)、腐殖酸(HA)等材料制备微球状吸附剂,考察了累托石、腐殖酸、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氯化钙等材料的用量对制得的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还考察了微球用量、振荡时间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微球吸附去除水中Cr(VI)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累托石、腐殖酸、聚乙烯醇等材料可制得高效去除水中六价铬离子的微球状吸附剂,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REC 1%,HA 4%,PVA 7%,SA 0.1%,CaCl2 0.5%。制得的累托石/腐殖酸微球孔系发达,吸附性能良好。在温度30℃,微球用量0.02 g/mL,振荡时间为2.5 h,pH值为1的条件下,微球对Cr(VI)的吸附效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季铵盐改性土壤对水中苯酚的吸附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土壤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改必一时最适温度为50 ̄55℃,最适PH为中性最适HDTMA浓度为1%,又考察了PH、改性土壤用量及振荡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吸附等温线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3 ̄10时,酚捐附去除率基本不变,当PH〉10时,吸附效率随PH增大而提高。随着改性土壤用量的增加和振荡时间的延长。酚的去除率升高。改性土壤对苯酚的等温吸附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对S^2-吸附。着重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对S^2-的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模式和Langmuir模式较好地模拟。  相似文献   
16.
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硼氢化钠与硫酸亚铁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用制得的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对降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纳米铁对酸性红B的降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随纳米铁用量的增加、pH的降低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观活化能为25.68kJ/mol。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纳米铁对酸性红B的降解速率比普通铁提高了4.7倍,反应活化能降低了65%。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TiO2/活性炭(TiO2/AC)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对橙黄Ⅱ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了乙醇与钛酸丁酯(TNB)的体积比,水、乙酸和活性炭的加入量,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煅烧温度等因素对TiO2/AC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制备TiO2/AC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TiO2/AC光催化降解橙黄Ⅱ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TiO2/A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与钛酸丁酯(TNB)体积比为8∶1(即乙醇24 mL,钛酸丁酯3 mL),水、乙酸和活性炭的加入量分别为0.8mL、0.6 mL和2 g,微波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1 min,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为2 h。在TiO2/AC用量为0.3 g、反应时间为1 h、pH为3的条件下,25 mg/L橙黄Ⅱ溶液的降解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FCC废催化剂对水中铜(Ⅱ)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CC(流化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u2+,考察了振荡时间、温度和pH值对Cu2+在FCC废催化剂上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理,并对连续吸附及吸附剂可再生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振荡时间、温度及pH值对Cu2+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Cu2+在FCC废催化剂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易进行,吸附机理是靠静电引力发生交换吸附及化学键力形成羟基络合物而吸附。结果还表明,Cu2+的连续吸附操作可行,吸附剂易于再生。  相似文献   
19.
一株芘的高效降解菌的选育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旨在为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微生物资源和科学依据,从某焦化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出一株降解芘的优势菌株B-1,该菌株可在以芘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能利用芘的最高浓度为130 mg/L左右.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l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判断菌株B-1为芽胞杆菌属.投菌量、芘初始浓度、pH...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以铁板作阴、阳极,活性炭作填充粒子的三维电极电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DOP生产废水。探讨了废水的pH、槽电压、极板间距、活性炭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处理DOP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还对COD的降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电化学氧化法处理DOP生产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5、电极间距为4 cm、槽电压为25 V、活性炭投加量为12 g/L、电解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1.5%,出水COD浓度为50.9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三维电极电化学氧化法对COD的降解反应呈表观一级反应,降解速率方程为C=C0e-0.012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