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191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517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61.
为实现矿区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矿区生态环境,以山东某矿区为例,简要介绍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在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引入网络化治理的必要性。从网络化治理的视角出发,明确矿区生态环境网络化治理的框架结构,并就如何保障该治理框架顺利运行提出了对策,进一步丰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框架结构,加快解决我国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62.
研究了复合强化净化生态浮床[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组合填料+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传统生态浮床(仅种植黄菖蒲)对污水中N、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和填料附着微生物与浮床植物间存在颉颃作用,植物生长受到限制;处理30 d,复合强化净化生态浮床使污水中p(TN)和p(TP)分别由9.23和2.16mg·L-1降至0.59~ 1.32和0.83~ 1.20 mg·L-1,去除率分别达到85.70%~93.61%和44.44% ~ 61.57%,比传统生态浮床平均提高19.86和17.90百分点,最高达24.05和24.53百分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去除率保持在更稳定状态;三角帆蚌投放密度宜控制在15 ~ 28个·m-3之间,此时复合强化净化生态浮床系统具有最佳复氧和N、P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63.
虽然波长2170人谱线比2833人谱线灵敏度高约一倍,但2833人谱线有较强的发射,分子干扰也较少,且革取法本身就是用革取剂对铅起富集作用,灵敏度比较高。革取法多用2833人吸收线,可保证分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原子吸收法测铅时不同波长的应用@高美华$云南个旧市环境监测站!661400~~  相似文献   
864.
865.
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SO42-有机物废水,采用M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分别考察了1.6%和2.6%SO42-浓度下反应器容积负荷和污染物去除情况.经过110天的运行时间发现,进水SO42-浓度为1.6%的系统能获得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污染物去除效率,其最大容积负荷为1.0 kg·(m3·d)-1COD,COD去除率为97.7%;而另一方面较高的无机盐环境进水SO42-浓度为2.6%SO42-系统下,获得的最大容积负荷仅为0.5 kg·(m3·d)-1(按COD算),COD去除率为96.4%.在2.6%SO42-浓度下,微生物受到的抑制更强,有机物降解效果低于1.6%SO42-的系统.此外,氨...  相似文献   
866.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是检测设备泄漏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仪器。通过变异系数分析了FID响应因子与FID型号、被测气体种类和被测气体浓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FID响应因子与各因素关联强度的排序为:被测气体种类FID型号被测气体浓度。响应因子应用实例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芳烃重整装置145个接触甲苯、二甲苯两组分物料的泄漏设备,响应因子修正后的排放量计算值仅为修正前的18.68%;MTBE装置涉甲醇设备的甲醇排放量计算值修正后为修正前的3倍左右。在此基础上,就设备泄漏VOCs污染源,提出通过响应因子实现排放量精细化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7.
868.
对全国范围内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4个重点行业的VOCs自动监控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管理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重点行业VOCs自动监控设施存在覆盖率不足、规范化不够、监测结果比对难、管理应用少等问题,并提出了细化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要求、规范仪器市场秩序、提高自动监控质量、完善自动监控技术规范和标准、强化以用促管等建议,旨在为规范指导VOCs自动监控设施的建设、运行和提高VOCs自动监控数据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69.
底泥修复中温度对微生物活性和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分析底泥中微生物的酶活性以及污染物的释放规律,探讨了温度对河道底泥生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中微生物的脱氢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但温度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影响较小.4 ℃和10 ℃时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和微生物的酶活性均较低,水质较稳定;20~37 ℃时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有较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30 ℃是进行底泥生物修复的适宜环境温度.此外,当pH为9.0以及添加葡萄糖时,底泥中微生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脱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870.
成都平原大尺度下土壤质量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壤质量调查的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研究对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农业区划的制定等工作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平原为研究区,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地统计学方法,以半方差函数、克里格插值为工具对成都平原土壤质量要素在不同尺度与不同方向的空间结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在区域尺度下土壤质量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各土壤质量要素在结构变异方向、变程等参数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以成土过程为代表的结构因素以及以人为扰动为代表的随机因素对各质量要素产生了差异化影响,通过计算发现所有土壤要素在不同方向上均存在基台值或变程的差异,且多数指标不同方向空间自相关的距离要比各向同性距离大,表明土壤特性经角度分解后空间自相关性增强.pH值以及对数转换后的物理黏粒含量、速效磷、微团聚度、CEC等指标变异函数曲线符合球状模型,而有机质、容重以及对数转换后的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全钾等指标变异函数曲线符合指数模型.有机质、CEC空间分布的均一性较强,在小范围内的变异不显著,整体分布趋向均一;土壤物理性质与pH值分布的均一性较差,在小范围内的变异很强.pH值、有机质、物理黏粒、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在不同尺度上受不同的重要过程控制.在引起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方面,有机质、速效钾、全钾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而物理黏粒含量、碱解氮、速效磷、全氮、pH值、容重、微团聚度的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