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301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研究了水生植物种植场水体、沉积物及植物的磷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进水的P浓度高于V类水标准,水生植物种植区内的由于受到沉淀、吸附及植物吸收的影响,水体P浓度远低于进水,水体不同形态P与TP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沉积物的TP质量分数在335~672 mg.kg-1之间,表层沉积物P质量分数是影响底层沉积物P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之一,沉积物中的TP和IP、OP之间同样存在相关性;水生植物对P均具有较好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水生植物的迁移系数均在0.5以上,平均为0.82,其中的黄花蔺(Limnocharis flava)与欧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显示对P的良好吸收和迁移能力。基于本次调查的水生植物P质量分数统计分析表明,95%的水生植物地上部P质量分数正常值范围在1 415~4 947mg.kg-1之间,而地下部的P质量分数正常值范围在2 178~5 702 mg.kg-1之间。  相似文献   
592.
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重金属来源分析.从目前研究最多的污染源解析模型-受体模型出发,归纳近年国内外在环境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概述其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进展,提出当前污染源贡献率解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593.
底泥生态疏浚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解决区域的水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开展了锡山区宛山湖底泥污染和生态清淤研究。以宛山湖九里河口以北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宛山湖基本情况及底泥污染现状调研分析,充分考虑通航和引水需求以及施工深度限制等因素,确定生态清淤范围和工程量。本次疏浚面积为0.75 km2,疏浚深度为0.3~1.3 m,疏浚总量为56.82万m3,其中底泥清淤34.82万m3,航道疏槽22.00万m3。从清淤要求、清淤深度、清淤设备选择、清淤工艺等关键技术点着手制定宛山湖北部湖区底泥清淤方案。通过对先导区污染底泥的生态清淤,有效削减底泥内源污染,促进宛山湖水体水质改善,并为宛山湖水生态修复奠定基础,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94.
颗粒有机质(POM)作为水体中营养盐的载体,对上覆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化学连续提取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白洋淀3种典型水域中悬浮颗粒物可提取态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并探讨可提取态有机质对上覆水中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影响.结果表明,白洋淀悬浮颗粒物中有机质含量为27.29~145.94 g·kg-1(以C计),均值为68.86 g·kg-1,其中水可提取态有机质(WEOM)、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M)的比例分别为3.45%、6.29%、8.50%和81.75%,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增,沟壕>航道>淀面的分布趋势.WEOM鉴别出3个荧光组分,以类色氨酸荧光峰(W-C2)占优势,占比为45.61%;FA鉴别出2个荧光组分,以富里酸荧光峰(F-C2)为主,占比为61.99%;HA鉴别出3个荧光组分,以胡敏酸荧光峰H-C1和H-C2为主,两者之和占比为83.41%.多元回归统计分析表明,WEOM组分含量与氨态氮(NH4+-N)和硝态氮(N...  相似文献   
595.
五大连池水溶性有机磷矿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斌  席北斗  赵越  魏自民  白雪  王曼林 《环境科学》2012,33(5):1491-1496
通过2010年10月对五大连池采集水样,开展了水溶性有机磷(DOP)矿化速率的室内模拟实验,通过连续取样,分析了溶解性反应磷(DRP)、水溶性有机磷(DOP)、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矿化过程中,五大连池3个点位(W3SB:三池上游;W3XB:三池下游;W5B:五池)中,W3SB与W5B的DRP质量浓度比较接近,明显高于W3XB;DRP质量浓度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W5B、W3XB、W3SB,上升倍数分别为50.00、29.00和2.50倍.DOP质量浓度均呈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W3XB、W5B、W3SB,分别下降了85.58%、77.83%和68.00%.DOP矿化速率均表现出下降趋势,W5B的矿化速率明显高于W3SB、W3XB这2个点位,其最大矿化速率为14.10×10-4mg.(L.d)-1.微生物数量总体表现上升趋势,微生物数量与DRP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28,P<0.05),与DOP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482,P<0.05).  相似文献   
596.
针对我国某地区由于110/66kV高压配电网形成网状布局导致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应用电网分层分区的方法提出两种分区运行方式,并对两种分区方式进行N-1静态安全分析和短路电流限制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将66kV线路分成4片网运行后可有效解决该地区短路电流超标问题,该分层分区控制方法可用于短路电流水平过高的配电网运行规划中。  相似文献   
597.
地表水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如何合情、合理地制定地表水污染防治政策、规划,在复杂的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中及时掌握事态的发展和正确的处理处置方法是我国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本论文以建立水质污染扩散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地表水环境管理现状提出了一套地表水污染监控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旨在建立废水污染源与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内在联系,用科学的方法为地表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8.
千岛湖流域杭州段人类活动净氮、净磷输入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人类活动对流域氮磷输入的影响,基于人类活动净氮、净磷输入模型(NANI、NAPI),分析了2008~2017年千岛湖流域杭州段氮磷输入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年际NANI值呈上升的趋势,10a平均值为2230kg/(km2·a);年际NAPI值呈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2011年).各子单元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NANI、NAPI值均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NANI主要输入组分年际间差异显著,2008~2014年NANI的最大贡献源为氮肥施用(37.3%~39.9%),2015~2017年最大贡献源则为大气氮沉降(36.4%~38.4%);NAPI主要输入组分年际间较为一致,最大贡献源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磷输入(44.1%~48.1%),其次为磷肥施用(40.3%~43.4%).影响因子中,农作物种植强度与NANI、NAPI的相关性最显著,分别为0.851和0.806.各子单元NANI、NAPI与入湖TN、TP负荷强度显著相关,NANI变化可解释其63.9%的河流TN负荷变化,NAPI变化可解释其73.3%的河流TP负荷变化.因此,千岛湖流域杭州段面源污染实际管控中应重点关注NANI、NAPI值较高的汾口镇、威坪镇及浪川乡,加强氮磷化肥污染防治,实行污染控源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599.
浅谈CASS工艺的自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CASS工艺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提出采用液位结合时序控制的方法以及利用液位进行优化控制的做法。  相似文献   
600.
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我们,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食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