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观察两种致癌性多环芳烃化合物二甲基苯蒽(DMBA)和苯并(a)芘(BaP)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选用雄性C57BL/OLA129小鼠,观察DMBA和BaP各50mg/kg一次腹腔注射染毒后24、48、72和144h后的动物肝脏重量、金属硫蛋白(MT)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变化。MT测定采用镉-血红蛋白亲和分析法;脂质过氧化指标为硫代巴比妥酸测定丙二醛法。结果表明,DMBA和BaP均能引起小鼠肝脏重量增加、MT含量增加和MDA含量增加。随着DMBA和BaP染毒后的时间延长小鼠肝脏的重量不断增加,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小鼠肝脏MT的含量在染毒后24和48h后明显增加1倍。肝脏MDA的含量增加在染毒后24h后达到高峰。本研究观察到DMBA和Bap可以MT增加。MT的增加与MDA的增加呈现一定平行的关。提示MT诱导可能与多环芳烃化合物所致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72.
一、导言 人们经常强调花岗岩作为成矿源所起的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发现锡的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有明显的联系(Tischendorf,1969)。至于其它的成矿研究以及构造研究,对查明各个地区花岗岩表面的位置也都是有意义的。除岩体表面出露情况以外,蒂申多夫等人首次利用钻探成果和重力测量成果提出了厄尔士山脉的花岗岩表面图。然而对于没有或没有明显可用的地球物理成果以及钻探或其它工程没有达到花岗岩的小地区,就必需详细确定花岗岩表面的位置。  相似文献   
673.
城市污水PIAS除磷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介绍PIAS系统处理城市污水中运行周期(T)和曝停比(ANR)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安排,在污泥浓度(MLSS)5.6 ̄6.0g/l,污泥龄(θc)12 ̄20d,水力停留时间(HRT)5.0 ̄6.0h的条件下,当曝气时间为1.5h,停曝、搅拌时间为1.5h,TP的去除率与T和ANR的交互效应成正相关,而与T、ANR成负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COD、TN和TP的去除率已可分别达到9  相似文献   
674.
通过在3组日处理规模为5m^3/d的活性污泥法装置中进行连续进出水试验,考察了投加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ultifunctional compound micro—organisms preparation,MCMP)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曝气池中,每次MCMP菌剂加入量为日处理水量的0.02%~0.04%的条件下,运行2个月装置未排放剩余污泥,有效地实现剩余污泥源头减量的预期要求。该技术不增加或改变原有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行方式,不增加处理系统总的动力消耗,并且不会对出水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75.
676.
光催化氧化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光化催化氧化,是近20年来的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发展起来的新方法。虽然该方法仍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但由于该法氧化能力强,可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没有或大为减少二次污染,因而在水污染防治中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机理等概况。  相似文献   
677.
本文以河南省数量众多的层燃炉为对象,综述介绍了研究开发的煤矸石层燃工艺流程及其燃用特性,利用成型燃烧的助燃技术解决了煤矸石在层燃炉内难燃和烟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煤矸石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78.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在国内首次采用1:1实况模拟形式进行了长度为250m的声屏障试验工程,按不同距离、高度设置13个测点,在各测点上做了8次不同材质结构的声屏障效果测试。实况模拟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和结论,对降低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行噪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9.
煤堆场起尘量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应用风洞技术预测港口大气环境的方法。研究了煤堆粉尘扩散,起尘量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为港口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种技术先进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0.
植物挥发性气体与人类的健康安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挥发性气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与自然的协同进化而产生的。一方面,植物挥发性气体的产生受昆虫、微生物、人类的干扰的影响;另一方面,植物的挥发性气体能对昆虫、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减少自身受伤害。目前国内外对植物挥发性气体的研究多从植物与昆虫、微生物的关系来进行,并形成了以化感作用研究为核心的化学生态学;而植物挥发性气体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人体健康安全的研究很少。文章结合作者的初步研究结果,综述植物的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原因、主要成份和对环境与生物的影响,特别是对人体健康安全的负面效应,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挥发性气体和评价它们对人体健康安全的效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