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研究了Zn~(2+)在高炉水淬渣(WBFS)上的吸附情况,并用电镜扫描(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ICP)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高炉水淬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平衡实验,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Zn~(2+)在高炉水淬渣上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用Langmiur模型来描述,分离因子RL值介于0~1之间,属于优惠吸附.ΔH和ΔS值分别为52.45 k J·mol~(-1)和167.52J·mol~(-1)·K~(-1),表明Zn~(2+)在高炉水淬渣上的吸附是吸热过程,并且吸附过程增加了系统的混乱度,而ΔG值仅仅在温度高于318 K后才为负值,说明高炉水淬渣对Zn~(2+)吸附的自发性与温度成正比.吸附动力学很好地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高炉水淬渣重金属浸出浓度低,环境安全性能优良,可以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522.
本文介绍了全国环保系统开展辐射环境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的方案及试点评估工作。通过分析评估结果,剖析被评估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监测机构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开展“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可全面掌握全国范围内辐射环境监测硬、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发现各省市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提高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江苏、浙江、四川、北京、广东这五省市的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都是目前国内环保系统辐射监测能力较强的单位,通过对这些单位按照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体系要求进行试点评估,其评估结果及发现的问题符合实际,说明评估体系及其评估指标是科学合理的,为进一步开展评估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结论可作为今后开展能力建设、核与辐射应急力量调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23.
日本9.0级特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事故后,在我国口岸开展货包的放射性检查工作,对保护来自日本的入境人员的身体健康,相关入境物品的安全以及环境安全意义重大,但在检测方法、污染处理适用标准上存在一定的模糊和误区。本文通过对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相关条文的分析探讨,明确在货物放射性污染处置上要严格按法律、标准办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规范了现场检测方法;对货物现有的表面污染标准:“放射性污染小于0.04Bq/cm2,B放射性污染小于O.4Bq/cm2认为是合理的,但去污后处置时应适当放宽标准。  相似文献   
524.
本文介绍了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组成和设计要点,分析了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冷冻站的运行调节方法与控制策略,为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与节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5.
研究了氯代酚与1-NP的单一和联合致突变效应,结果发现,各氯代酚对1-NP的致突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系数(S)与各氯代酚的分子描述参数的关系能用QSAR方程表示,由方程得出的预测值与实验测定值之间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526.
川藏公路培龙沟泥石流输砂堵江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根据川藏公路培龙沟1983~1985年的泥石流活动,分析了支沟泥石流的输砂才江成因,揭示了堵江现象主要与支干流汇流关系,干流段地貌条件、干流洪水水动力条件、支沟泥石流性质和泥石流规模有关,并通过各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支沟泥石流输砂堵江的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527.
二级SBR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化工废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直接活性污泥法完成了各反应器的污泥驯化启动。二级SBR工艺主要由硝化SBR和反硝化SBR反应器构成,其中硝化SBR反应器采用悬浮生长法和固定生物膜法两种工艺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后者较前者具有更大的NH3-N容积负荷,最大可达766.54mgL^-1d^-1;而且能节省碱的消耗量11.0%~38.7%和反硝化所需碳源量为30%~40%。在tHR为24h的条件下,二级SBR法能处理ρIn(NH3-  相似文献   
528.
定向培养驯化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活性污泥,并从特异环境中分离筛选出嗜纤维微生物菌株,通过生物食物链的共同作用降解麻黄素类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529.
西藏江河堵溃灾害及成灾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江河堵溃灾害指由江河两岸大规模滑坡、泥石流等在主河道形成堵塞坝和溃决造成的灾害.西藏近年发生的14次江河堵溃灾害都分布于藏东、藏南地区.根据形成江河堵塞坝的山地灾害类型其可划分为滑坡堵溃灾害和泥石流堵溃灾害及滑坡、泥石流混合堵溃灾害,形成过程各有特点.西藏江河堵溃灾害集中分布于藏东、藏南,这与这里下述因素有关:河谷深切,山高坡陡;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第四系冰碛等松散堆积物深厚;海岸性冰川发育,冰湖广布.  相似文献   
530.
采用了铁炭复配修复地下水中NO3^--N,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近中性条件(初始pH 6.42)下,反应时间为1 h时NO3^--N修复率达到60.85%;Fe/C=1∶1时介质最佳用量分别为45 g;Fe/C=1/1.5时修复率为72.80%;反应速率在高振荡强度下大于低振荡强度;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最好,可使修复率提高7.5个百分点。铁炭复配介质修复地下水中NO3^--N是有效可行的,修复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Fe/C=1∶1时修复率与介质用量呈正相关,无限减小Fe/C比并不能无限提高修复率,振荡强度对修复具有显著影响,低振荡强度下的修复过程较高强度存在滞后现象,并非所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铁炭修复NO3--N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