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6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1274篇
安全科学   349篇
废物处理   964篇
环保管理   1618篇
综合类   3355篇
基础理论   3842篇
污染及防治   2940篇
评价与监测   1281篇
社会与环境   1076篇
灾害及防治   1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645篇
  2017年   1562篇
  2016年   1369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1714篇
  2010年   1003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1185篇
  2007年   1502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lthough amphibians are highly vocal, they generally emit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ignals. We report here the extraordinarily rich vocal repertoire of Amolops tormotus, a ranid species in China. These frogs produce countless vocalizations, some of which share features of birdsong or primate calls, e.g., ultrasonic frequency components, multiple upward and downward FM sweeps, and sudden onset and offset of selective harmonic components within a call note. Frame-by-frame video analysis of the frog's calling behavior suggests the presence of two pairs of vocal sac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markable call-note complexity in this species.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o this paper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Springer LINK server located at http://dx.doi.org/10.1007/s00114-002-0335-x.  相似文献   
112.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及矿区发展特点,探讨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内涵、阐述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目的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思想,构建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3.
11种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11种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相对增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到了S=30和S=20时的半数有效浓度,并比较其大小。盐度作为环境因子,影响到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研究发现,遥有机磷农药在低浓度时出现一定限度的促生长作用;容易进攻细胞膜的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致毒性相对较强;此外,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不含有苯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4.
In this study, an inventory of air pollutant emission estimates from major air polluting sources in Turkey for period between 1985 and 2005 with 5-year intervals were estimated. Inventory covers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five major air pollutants of particulate matter, sulfur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nitrogen oxides and non-metha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heir break-down with respect to main activity sectors were shown and their distribution by the largest industrial source categories were worked out as annual estimates. This inventory and its analysis point to serious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air pollutants and a need to develop a policy plan for reducing these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15.
土壤与沉积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天然有机物从固相向水相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流速、温度和pH条件对土壤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过程可以用滞膜模型(单膜)加以描述,释放为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的释放较沉积物快。  相似文献   
116.
济南炼油厂新建污水处理场采用目前国内石化系统污水处理先进技术,对设备,构筑物等进行实际运行标定。尤其是设备改造,提出作者的见解,同时对污水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7.
O3是一种强氧化剂。利用臭氧处理带色有机废水。可以脱色,而且可以降低废水COD。采用O3氧化脱色速度快,效果好,对废水的脱色废可达80%以上,这是通常的混凝处理通信以达到的。如果采用通臭氧和混凝联合处理,处理效果会更好,脱色率可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8.
清洁生产审计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基础上,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将清洁生产审计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同时对清洁生产下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9.
Independent teams undertook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particular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ming part of Hong Kong’s U.S. $20 billion airport infrastructure programme located in dense urban areas. The team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specialists with experienced civil engineers enabled pragmatic mitigation measures to be developed and accepted by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with the result that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adverse impacts were averted.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mechanism and success of this innovativ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对阿拉伯半岛地面90个气象站20年沙尘天气、AI指数及风场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气象条件分析,确定该区域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及传输路径.结果表明:永久多尘地区是半岛扬沙发生最频繁的区域,从2月开始扩张,并在6月达到最大.浮尘的时空分布与扬沙类似,但还存在希贾兹山脉北部和波斯湾沿岸的高值中心,3月与永久多尘地区的高值区连成一片,6~7月达到最大,然后开始收缩并分裂成几个小中心.AI指数存在一个像倒箭头的相对高值中心,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分布,强度和范围在6月最大.10~4月和5~9月半岛分别盛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风向,它们将沙尘远程传输到下游地区.天气学分析表明,冷锋入侵半岛使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快速锲入暖空气之下,是导致沙尘天气出现的主要原因;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显示,半岛存在3类传输路径,其重要性依次为西北方向撒哈拉沙漠的远程传输、反气旋风场将来自伊拉克或伊朗的沙尘远程传输和本地的沙尘源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