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本文分析了海南岛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论述了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指出了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2.
苏州河市郊段底泥中CODCr和NH3-N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苏州河截流区外河段(城郊段)东大盈河口-北新泾,按河道形态,支流与城镇分布等因素,沿程采集24个底泥柱样,测定其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底泥中CODcr和NH3-N含量,分析CODcr和NH3-N在沿程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底泥中污染沿程分布呈不规则波状起伏,东大盈河、蕴藻浜、盐铁塘、封浜、华漕港、新槎浦等支流口浮泥层中NH3-N含量达250mg/kg,超过背景值3部。在垂向分布上,底泥  相似文献   
383.
地面氧化亚氮排放静态箱测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亚氮是最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之一,国际科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展氧化亚氮研究最重要的方面是测定技术,目前主要有静态箱法和微气象法,而以静态箱技术的使用最为广泛。静态箱技术也有其优点和缺点。文章从基本原理、取样箱设计、取样时间策略、自动采样箱设计、气相色谱测定技术参数、计算方法及自动测定系统等方面,系统介绍静态箱技术。我国在氧化亚氮研究上还较少,已被测定的土地类型非常有限,文章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4.
本文针对内蒙稀土产业,近年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严重,小冶炼四处泛滥,群众由环境问题不断上访;稀土产业初级产品产量过大,效益明显降低的状况,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提出合理的管理与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85.
文山县饮用水水源铁锰超标调查研究、处理方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山县当前饮用水源中铁锰超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周边环境对文山县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阐述了饮用水中铁、锰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解决饮用水中铁锰超标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方法,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6.
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预测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Jiang J  Bi Z  Wang W  Chen S  Li Z  Feng X 《环境科学》2002,23(5):92-95
利用垃圾污染负荷浸出实验装置对下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利用实验数据通过指数回归法确定了渗滤液水质预测模型的有关参数。实验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单批填埋垃圾渗滤液的浓度在垃圾填埋75d后达到最大值,COD最大可达31581mg/L。利用渗滤液水质预测模型计算表明,垃圾填埋90.9d后垃圾渗滤液COD达到最大值,模拟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符合较好,说明该模型以及通过污染负荷浸出实验得出的模型参数可以较准确地对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87.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验研究缺氧环境倒置,来比较对A/A/O工艺脱氮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A/A/O(厌/缺/好)工艺相比,倒置后的工艺具有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倒置系统的出水中PO4^3-P明显降低,而比反硝化速率却可30-50%,该文还进一步揭示了聚磷微生物在各种环境下的释磷和吸磷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88.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量了广州白云山春季降水及广西苗儿山云雾水中的甲酸和乙酸,并同时测定了降水中阴离子(F~-,Cl~-,SO_4~(2-),NO_3~-)和阳离子(Na~+,NH_4~+,K~+,Ca~(2+),Mg~(2+)。用多元逐步回归、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及R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的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有机弱酸间及与阴阳离子间的关系。讨论了有机酸的来源及其对酸雨中酸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389.
通过一系列试验对混凝去除水中的腐殖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pH值是影响水中腐殖质去除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水中腐殖质浓度为 10 .0mg L ,铝盐作混凝剂时 ,去除腐殖质的最佳pH值在 6.2— 6.6范围内 ;腐殖质浓度升高时 ,最佳pH值向酸性方向偏移。强化混凝调节pH值虽然增加了酸碱费用 ,但是它可以减少混凝剂投量 ,减轻污泥处理负担 ,其总体进行费用并没有增加 ,可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90.
Bi YL  Li XL  Christie P  Hu ZQ  Wong MH 《Chemosphere》2003,50(6):863-869
Application of topsoil over phytotoxic mine wastes is often practised to establish perennial plant communities on minespoil areas. In China, population pressure encourages attempts to remediate such areas by growing arable crop plants, but efforts to establish agricultural crops often fail. We report an outdoor pot experiment that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two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Glomus mosseae (Nicol. and Gerd.) Gerdemann and Trappe and G. versiforme (Karsten) Berch, on the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maize (Zea mays L.) grown in different depths of soil layer overlying coal fly ash. Colonization by both AM fungi increased plant growth compared with non-mycorrhizal controls, with G. mosseae giving higher yields of maize than G. versiforme at the same depths of soil. Increasing soil depth led to increased plant yields. Mycorrhizal plants absorbed more nutrients than non-mycorrhizal controls, and translocated less Na to the shoots, perhaps protecting the plants from excessive Na accumulation. These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arbuscular mycorrhizas may mak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successful crop establishment in soils overlying areas of coal fly a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