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根据系统实测资料,利用根层土壤水的变化量,按水量平衡公式反算求得观测年、季及旱月的土壤蒸散量.以三年平均及旱年土壤吸入水量减去蒸散量的结果显示,两个观测试区0~100cm土层蒸散量大于吸入水量;若以月平均计,则每月蒸散量大于土壤吸入水量3.84~8.60mm,土壤水的吸入略小于消耗,一年内土壤水量接近平衡.  相似文献   
22.
探讨了坡地赤红壤水分性能退化的特征、结果表明,与地带性自然植被下坡地赤红壤比较,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下坡地赤红壤水分性能变劣:表现在导水性降低,2h饱和渗水量明显减少,自然赤红壤比耕型赤红壤的减幅大;持水能力下降,在同样吸力下,土壤持水量较少;供水能力下降,在同样吸力段,表土释放的水量较少;亚表土在低吸力段释放水量较少。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的Cu^2 吸附细菌Pseudomonas-putida5-x对Cu^2 的吸附容量。结果表明在低硫培养基中,当P.putida 5-x细胞生长刚进入对数生长期时,单位细胞对Cu^2 的吸附溶量最低。而当生长进入稳定生长期的后期或死亡期的早期时,单位细胞对Cu^2 的吸附量最大。实验结果还表明,高浓度的Cu^2 对对数期细胞的吸附能力有一定的抑制,而对死亡期的细胞影响较小。早期 研究已证明细胞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细胞表面某些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亲和性的功能基团(如某些膜蛋白及羰基化合物)有关。利用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表面结构及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发现生长后期细胞表面吸附有较多的Cu^2 ,这表明生长后期的细胞表面可能含有较多的这类功能基团。  相似文献   
24.
以焦化厂废水中分离得到的一些苯降解细菌为出发菌 ,通过遗传突变方法获得了一株高效降解 1,3 二氯苯的突变株PF 11.在合适条件下突变株PF 11培养液对 1,3 二氯苯的降解速率可达 31mg (L·d) ,并伴随着有效的氯离子释放 .经初步鉴定 ,突变株PF 11为以前未见报导的革兰氏阳性Bacilluscercus菌 .菌株PF 11的底物专一性较低 ,对单氯苯和 1,2 二氯苯均有降解作用 ,降解能力为单氯苯 >1,3 二氯苯 >1,2 二氯苯 .初步推测最初反应步骤是双加氧酶催化的分子氧攻击苯环形成二氯邻苯二酚  相似文献   
25.
根据所收集的土壤理化分析资料,探讨了广东坡地红壤类颗粒组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0.01mm物理性粘粒或是<0.001mm粘粒含量与土壤结构系数、<0.005mm孔隙度、土壤持水量、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土壤有机质、土壤N和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0.001mm颗粒含量与土壤有效持水量呈显著指数相关。由此可见,土壤颗粒组成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根据定位观测资料,阐述了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贮水量存在年际变化和显著的季节变化:雨季(4~9月)土壤贮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90%以上,个别月甚至超过贮水库容量。但旱季月土壤贮水量低,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0%~80%,需要补充水分才能及时满足植物所需的水分。  相似文献   
27.
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坡地赤红壤结构退化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与地带性自然植被下的坡地赤红壤比较,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下的坡地赤红壤结构退化现象明显,表现在表土砂化,即砂粒含量相对增加,粘粒含量相对减少;土壤结构稳定性下降,主要体现在较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减少;土壤孔隙性变差,主要体现在容重增加和较大孔径孔隙减少.对自然赤红壤而言,容重增加、较大孔隙减少更为明显:对耕型赤红壤而言,土壤结构稳定性下降,表土砂化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8.
应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坡地赤红壤孔隙度、粉粒、粘粒、有机质等性质之间,以及坡地赤红壤的持水容量、粉粒、粘粒、有机质、孔隙度等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这些性质的相互作用对坡地赤红壤孔隙性和水分性能退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坡地赤红壤的物理退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