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06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329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投加MCMP能促进渗滤液COD、NH3-N、TP的去除,在反应时间72 h,间歇曝气36h,接种量(VMCMP:V水)为1/8000,进水pH值8时处理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37.56%、72.74%、51.56%。MCMP技术与生物膜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表明:同单纯使用MCMP菌处理渗滤液相比,以陶粒为填料的MCMP生物膜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提高,去除率达到65.23%,对COD和NH3-N去除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2.
木质素磺酸盐对尿素氮转化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培养与小区蔬菜试验,研究了添加木质素磺酸盐对土壤中尿素氮转化的影响以及对蔬菜硝酸盐污染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经过69h土壤培养,与对照比较,木质素磺酸盐对土壤中尿素水解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土壤中残留尿素态氮含量高于脲酶抑制剂氢醌处理.木质素磺酸盐不仅能降低小区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而且还可提高维生素C含量,并能提高蔬菜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加速N的同化,收获后土壤中脲酶活性较低,NH4+-N仍较高,说明木质素对土壤氮素转化有较好的稳定作用与保肥效果因此,木质素磺酸盐可作为化肥氮素转化抑制剂在控释肥料中应用.  相似文献   
883.
仿生生物载体改善农村微污染饮用水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近几年新兴的仿生生物载体技术,该技术以培养发展本土微生物为核心,通过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发展,达到良好的生物净化的目标,并着重介绍了仿生生物载体技术治理的贵州大方县一个农村饮用水源的应用状况,实践表明:仿生生物载体技术在微污染水治理方面具有投资运行费用少,技术管理要求低等特点,对欠发达的城镇、农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84.
对复杂地形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性的展望,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式的适用性做出比较,最后,对今后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885.
提出了机械制造综合废水污染处理方案。为了减少投资,减少总占地面积和降低运行成本,将涂装废水、机加工切削废液、饭堂的生活污水等混合起来进行集中综合处理。为了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进行了预处理工艺试验,取得了一系列的试验数据,并将这些结果和生化处理经验,应用于机械制造厂的废水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86.
对厌氧序批式工艺(ASBR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包括工艺过程、工艺特点、工艺的调控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等。着重研究了该工艺的影响因素,如温度、碱度、进水时间与反应时间比、反应器尺寸等。分析研究表明,ASBR工艺是一种新型高效厌氧节能的工艺,有许多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常适合于处理我国复杂的废水水质。  相似文献   
887.
组合式油烟洗涤净化装置运行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二级组合式油烟洗涤装置,以清水为介质,进行动态模拟油烟气洗涤净化实验,研究最佳运行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烟气流率、入口浓度和液相油烟浓度积累是影响二级组合式油烟洗涤装置总效率的重要因素,曝气深度对洗涤槽的洗涤效率有重要影响,而喷淋量则对填料洗涤塔的洗涤效果有重要影响;在烟气流率为2.8m3/h,入口浓度为3mg/m3,曝气深度为4.5~6.0cm(对应水深约为14.0cm),喷淋量为0.9L/min, 液相浓度<12mg/L·CCL4的运行条件下,该净化装置对油烟废气的最大总净化效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888.
利用国家气象局722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分析与空间插值相结合等方法,在ArcGIS平台上对气温、降水、空气湿度等气候要素进行空间化,生成国家尺度的1km×1km栅格各种要素气候图180多幅。经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为0.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左右,平均风速为0.4m·min-1;而平均相对误差,≥0℃、5℃、10℃、15℃的积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多在5%以下,降水量和饱和差在10%左右;其空间化的精度基本上达到了实用要求。为生态学、地学、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与研究平台。研究表明,空间化误差的时空分布与测点密度、气候要素本身特性等因素有关。一般规律是: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冬季大于夏季,离散的气候要素大于连续的气候要素,极端值大于平均值。  相似文献   
889.
本研究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典型区域消落带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水平,探讨了其空间赋存特征,通过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和同族体比值分析阐明了不同高程土壤中PAHs的特异性分布及其可能来源,并采用风险商值法评价了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个消落带土壤中ΣPAHs的含量范围为180.2~618.0 ng·g-1(以干质量计),中值为421.1 ng·g-1(以干质量计),处于中低度污染水平。16种PAHs均有检出,菲是丰度最高的单体,贡献率为19.5%~32.8%。ΣPAHs在不同高程土壤中含量范围为281.0~794.1 ng·g-1(以干质量计),中值为610.2 ng·g-1(以干质量计),整体呈现随高程增加而浓度升高的趋势。PAHs以3环和4环为主,PAHs变异系数达到中度变异程度,人为活动和水位波动对消落带土壤中PAHs浓度影响较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消落带土壤中荧蒽、䓛、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和苯并[g,h,i]芘达到高风险等级。同族体比值表明,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是消落带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PAHs污染防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90.
    
Monitoring non-native plant richness is important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species-area model (SA model) has been used frequently to estimate the total species richness within a region.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SA model may not provide robust estimations of non-native plant richness because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exotic and native plants may differ. Because roads strongly dictate the distributions of exotic plants, we propose a species-accumulation model along roads (SR model), rather than an SA model, to estimate the non-native plant richness within a region. Using 270 simulated data sets, w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SR and SA models. A decision tree based on prediction accuracy was created to guide model application, which was validated using field data from 3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in 3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 The SR model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the SA model when non-native species were restricted to the roadsid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uncommon exotic species was small. More importantly, the SR model accurately estimated the non-native plant richness in all field sites with an error of <1 species per site. We believe our new model meets the practical need to efficiently and robustly estimate non-native plant richness, which may facilitate effectiv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 and promote research on non-native plant invasion and vegetation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